李纨的反抗之道
作者:莉莉橙 标签:李纨 | 阅读次数:118 |
![]() ![]() ![]() |
| ![]() ![]() ![]() |
《红楼梦》中的李纨,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似乎就是不问世事,心如止水的形象。但这会是她的本性吗?
大观园里,偶结海棠社,李纨当仁不让,自荐掌坛。宝玉也说:“稻香老农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她把熙凤比为唐僧,把平儿比作驮唐僧的白马的妙喻,不禁让人会心一笑。还为平儿打抱不平,说熙凤“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个过子才是。”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般看来,李纨应是一个爽朗的大嫂子,还颇有点儿巾帼之风,又怎会是“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了呢? 然而,在长辈跟前,李纨就是“不大说话”,唯一的感情流露也只有在提到逝去的贾珠时。贾府下人都赞李纨最是“厚道多恩无罚”的,是个“大菩萨”,“第一善德人”。凤姐儿也说:“大奶奶是个佛爷。”似乎除了“德”以外,李纨就无可评说了。纵观全书,李纨参与贾府管理的时候确是少之又少,这与她珠大奶奶的身份极不相符,好象真的是与世无争了。 为什么原本应是热情大方的李纨在众人眼中却是沉默寡言的呢?在“王熙凤力拙失人心”时,独有李纨瞧出她的苦处,并且嘱咐别人不要“也糟蹋起二奶奶来”,足可见她并非无见无闻。在我看来,李纨拒绝参与贾府事务,不妨理解为一种反抗——一种消极的反抗——我不同意你的所作所为,但又无法阻止,只好不参加。也许她已预感封建家庭的没落已经无可挽回,以一人之力,又能做什么呢?即使做了,又能怎么样呢?大厦之将倾,那是任谁也扶不起的呀!这种感觉很可能只是下意识的,与她悲观的性格有关。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能够与世同流者,总可以活得比别人更好。李纨没有熙凤的精明才干,也没有宝钗“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大志向。她所能做的,只能是一种无言的拒绝,一种消极的反抗。既无清水可濯缨,也不愿从俗濯足,她只能慢慢的等待,等待一阵风,等待一切都烟消云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