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袭人改名小考

袭人改名小考

作者不平 标签袭人 阅读次数:267
袭人本不识字,却无故将小丫头芸香易名“蕙香”,个中奥妙耐人寻味。我的“探佚”结果如下:
一,“芸”乃贾芸之“芸”。众所周知贾芸在后回有大作为,是重要人物。当日贾芸进大观园,一眼中见小红,二眼中见袭人;小红与他换帕,袭人为他斟茶;小红必嫁贾芸——已是定论,那么曹雪芹安排贾芸和袭人相见又有什么用意?他们必然不会无端相见,否则宝玉房里丫头众多,伺候外人茶水的粗活岂能轮到袭人?以袭人的身份,怎会那么容易抛头露面?再请看贾芸眼里的袭人:“细挑身子,容长脸儿,穿着银红袄儿,青缎子背心,白绫细折儿裙子。”论观察仔细程度,竟比小红还胜三分。贾芸与小红一眼就定了终生,和袭人的一面之缘又会有什么伏线?——从袭人改名可见端倪。虽说改名在前,见贾芸在后,但如果曹翁以“芸”做命运暗示,也未尝不可。袭人未能坐正“宝二姨娘”的位子就无奈离开贾府,离去的正当借口大致是嫁人,断乎不会是被逐,如此嫁给谁就是关键。从“芸”推论,她本是许配给贾芸的。袭人身份不同于普通丫鬟,配小厮决无可能,若是花自芳为她做媒,那也应该是在袭人出贾府之后——不过这样一来,袭人就成了被逐了,说不通。所以贾府把她嫁给族中旁系的年轻公子,以此让她离开,是最合情合理的——恐怕这也是王夫人的决定。可惜贾芸早就与小红情投意合,因此以袭人为庶母之由拒绝了王夫人的安排(贾芸一早就认了宝玉为父),无奈袭人只好下嫁蒋玉菡。从贾宝玉到贾芸到蒋玉菡,袭人的地位越走越低,被人拒婚也实在是屈辱之事——她又如此好强,焉能不恨贾芸?所以二十一回袭人改“芸香”为“蕙香”,应是袭人恨贾芸之“芸”,之后在二十六回,袭人便与贾芸相见。这中间所隔回数很少,或许其中真的有玄机也未可知。

二,“芸”乃袭人之原名。袭人姓花,跟贾母时名珍珠,跟宝玉时名袭人,原来的名字已不可考。她改“芸香”为“蕙香”,很有可能是为了避自己的名讳,所以她的原名中有一“芸”字。看袭人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画里已经有鲜花和破席,点出了“花袭人”之名,那么判词里的“温柔和顺”是指其性情;“似桂如兰”,兰桂皆香,暗含一个“芸”字,有“芸”必香。袭人之兄名“花自芳”,“芳”与“芸”正好相映相衬;如兰,即是如芸,推论:袭人原名花如芸。

三,“芸”乃晴雯之原名。袭人不能见容,改为“蕙”。这个没有什么证据,纯粹空想。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