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生日考--潘铭燊
作者:红狐 标签:贾宝玉 | 阅读次数:82 |
![]() ![]() ![]() |
| ![]() ![]() ![]() |
推寻贾宝玉的生日,是一个研究〈红楼梦〉结构的课题。现有的几种主张,都倾向于四月末五月初。笔者独持异议,根据黛玉瓜果之节私祭推寻贾敬宾天之日,而知道贾敬何日宾天,宝玉生日问题也迎刃而解,结论是五月二七前后,并引凤姐因贾琏偷娶而破口大骂一段话来作左证。经过这番推寻,可以证明曹雪芹著书时对于时日结构,是胸有成竹的。
问题的提出 〈红楼梦〉相当着重写生日,书中不少人物的生日都明言直说,(注一)唯独主人翁贾宝玉那「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页二八)(注二)的生朝,却未明言何日。根据书中蛛丝马迹推断宝玉生日,不纯粹是一场智力游戏,还有小说技巧的意义。在推断过程中,我们可以考察到曹雪芹著书时对于情节的年日结构是否成竹在胸。当然,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小说,它的价值不会因为叙事符合生活的逻辑而大为提高,或因为时序稍呈混乱而大为降低,但作为小说读者,我们有权利要求作家在情节的年日结构上费点心思。 此外,确定了宝玉的生日,也许对于今后安排有关〈红楼梦〉的活动会有些参考价值。譬如说,一个以分析〈红楼梦〉人物为主题的研讨会,选在贾宝玉的生日举行,应该不是无的放矢的吧﹖ 近年关于宝玉生辰的论定大致如下表: ┌─────┬───────┬───────────────────────┐ │ 红学家 │ 主张 │ 发表书∕刊 │ ├─────┼───────┼───────────────────────┤ │ 周汝昌 │ 似是四月下旬│〈红楼梦新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 │ │ 页二○六 │ ├─────┼───────┼───────────────────────┤ │ 杜景华 │ 四月二八日 │〈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一年第四期 │ ├─────┼───────┼───────────────────────┤ │ 霍国玲 │ 五月初三 │〈红楼解梦〉(北京燕山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 │ │ │ 页五八~六八 │ ├─────┼───────┼───────────────────────┤ │ 王靖 │ 四月二六日 │〈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二年第四期 │ └─────┴───────┴───────────────────────┘ 虽然经过红学家的细密探讨,关于宝玉的生日问题,我认为仍未解决,所以藉本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何日寿怡红﹖ 宝玉的生日,可以从后面的情节逆推得到。第六三回后半,写宝玉和大观园的少女乘着早一晚「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余兴,正在「顽笑不绝」的当儿,忽然宁府人报贾敬宾天(页九○一)。既然宝玉生日在贾敬宾天前一日,那么知道那位「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页二七)的宁府家长死于何日,便等于知道宝玉那天生辰了。 从贾敬宾天消息传出,到送殡之期(页九一七),文字上有以下推算的线索: (1) 「尤氏....等贾珍来发放,且命人去飞马报信。....掐指算来,至早也得半月的工夫,贾珍方能来到。」(页九○二) (2) 「择于初四日卯时请灵柩进城。」(页九○七) (3) 「宝玉这里不由的低头心内细想道:『....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祭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页九一○) (4) 〔宝钗评论〈五美吟〉〕「仍欲往下说时,只见有人回道:『琏二爷回来了....』....因听贾琏说道『老太太明日一早到家....』」(页九一六) (5) 「至次日饭时前后,果见贾母王夫人等到来。....果然年迈的人禁不住风霜伤感,至夜间便觉头闷目酸,鼻塞声重。....至次日仍服药调理。又过了数日,乃贾敬送殡之期。」(页九一七) 在这些线索中,有确凿日子的,是第 (3)条黛玉瓜果之节(七月七日)私祭。我们以此为坐标,向前逆推,向后顺推,不是可以把贾敬宾天之日给推算出来吗﹖ 先看第 (2)条。灵柩进城明言在初四,未提月份。从宝玉见黛玉私祭是在灵柩进城之后不久,可知灵柩进城在七月初四。 继看第 (4)条。贾琏回府是在宝钗评论〈五美吟〉之时,即瓜果之节同一天,即七月七日。 再看第 (5)条。贾母回府是在贾琏后一日,即七月八日。贾敬送殡之期是在贾母回府次日(七月九日)之后数日。此处“数日”是多少天,较难坐实,姑且定为六日,即七月十五日。 按照七七出殡惯例,(注三)从七月十五日逆推四十九天,则贾敬宾天当在五月二八日前后。贾敬死前一日,大观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么宝玉生辰是在五月二七日前后了。 辅助的证据 也许有人仍会觉得这种推断还需要一些旁证,才够说服力。那么我们看看穿插在贾敬丧事中的另一情节──贾琏偷娶。从六四回末(页九二四)、六五回初(页九二六)两段逆叙文字看来,我们得知贾琏偷娶二姐是在「初三黄道吉日」,月份则未明言。当时贾琏「热孝在身」,故偷娶日为七月初三。 第六八回,偷娶事发,凤姐指贾蓉骂贾珍说:「亲大爷的孝才五七,侄儿娶亲,这个礼我竟不知道。」(页九七○)五七三十五,从七月初三逆推三十五天,刚好是五月二八日,和上文的推算若合符节。 比较几种说法 第一回,甄士隐梦见僧道谈论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醒来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页一○),这就说明了宝玉出生时是炎夏的物候。从六二回到六三回,作者一直渲染这天天气的炎热。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是因为「纳凉避静」(页八七七);林之孝家的查夜,说「如今天长夜短了」(页八八七);摆酒果时宝玉说天热,提议「咱们都脱了大衣裳才好」(页八八八);芳官也是「满口嚷热」(页八八九);次日平儿还席,「说红香圃太热」,改在榆荫堂中摆了几席新酒佳肴(页九○○)。作者似乎不断提醒我们,宝玉的出生,跟“炎热”这个意象大有关系。(注四)所以,周汝昌等先生的推断,或四月下旬,或五月初,作为宝玉的生辰,似乎还不够“热”。明摆着黛玉在瓜果之节「悲题五美吟」这个情节,学者们视而不见,大概是因为先入为主,误认了〈红楼梦〉时序错乱,〈五美吟〉一段就是错乱的例子,故置不论。王靖的话可以作为代表: 「第六四回穿插了『幽淑女悲题五美吟』的故事....出现了时序混杂。但是『五美吟』与主线事件的情节发展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还未曾达到搅乱时序的严重程度。换言之,若去掉『五美吟』,主线事件的情节仍是完整的;或删掉『七月』那句话,时序反而更分明。这种现象,或有原因,另当别论,本文姑不涉及。」(注六) 对于不利于自己的证据,竟然建议删去,似乎并非客观的学术态度。又强调书中不合于自己推论的情节先后为“时序混杂”,也似乎唐突了曹雪芹。(注七) 结语 分析叙事的时序结构,是研究小说技巧的一大课题。由于〈红楼梦〉框架宏大,线索繁复,这方面的研究或可借助计算机──譬如“电子表格”软件──来进行。笔者认为,要精密的分析成为可能,我们须要先把全书标上回段码,甚至回句码,定出一个大家都接受的标码本。(注八)注释 (一)例如元春生日是正月初一(第二回)、贾钗正月二一(第二二回)、黛玉二月十二(第六二回)、王夫人三月初一(第六二回)、探春三月初三、贾琏三月初九(第六二回)、薛蟠五月初三(第二九回)、贾母八月初三(第七一回)、凤姐九月初二(第四三回)。(二)本文所引〈红楼梦〉文字都根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二月第一版,页码即指此书。后文均此,不再赘述。 (三)书中写得最细致的丧事──秦可卿之丧──也是停灵四十九日然后出殡的,见第一三回(页一八○)。 (四)读者都能指出书中“真”(甄士隐)“假”(贾雨村)二字深有寄托,却往往忽略了“炎”(严老爷、宝玉生日物候)“冷”(冷子兴)二字的喻意。 (五)戴不凡在他的〈红学评议.外篇〉(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六月)拨出专章〈时序错乱篇〉(页二六九~三三一)长达六二页来指出“前八十回时序的矛盾”。 (六)王靖〈贾宝玉生辰考──“五月初三说”质疑〉,载〈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二年第四期(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五日)页二六七~二七四。此段引文见页二七二~二七三。 (七)拙著〈石头记年日考〉(香港中国学社一九八八年十月)可说是为曹雪芹辨诬之作。在〈前言〉里,我指出:「经过逐回逐段数算〈石头记〉时日之后,我发觉曹雪芹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以『大醇小疵』一语概括:大部分是一丝不乱的,如元春省亲后一年内的情节;偶然间却有些错乱,如讲秦可卿之死的几回」。(页七) (八)〈石头记年日考〉在写作时,为〈红楼梦〉前八十回逐段标上段码,就是朝着这个方向的初步尝试。 红狐(hulh)于 2002年2月27日 2:15:47 编辑过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