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胡适关于后四十回为伪作的理由(二) 梦稿本的后四十回
作者:狂草乱写 标签:梦稿本 | 阅读次数:133 |
![]() ![]() ![]() |
| ![]() ![]() ![]() |
谈胡适关于后四十回为伪作的理由(二) 梦稿本的后四十回
看了徐霞客兄和红米兄的讨论,很有收益,所以我忍不住又来乱说了:) 这次用观点罗列的方法来阐述吧,便于讨论。 1、梦稿本确实是“稿本”。 红米:我觉得梦稿本的面貌也不象是书主很在意保留原本的样子-我的感觉,它倒真的象一个“稿本”。 徐霞客:确实像个稿本。可是我实在想不通,为什麽改文不是程甲本,而是程乙本的文字,所以我还是不相信它真是稿本。 狂草乱写:梦稿本确实是“稿本”。从形式上看(根据红米上载的两页图片),第一,梦稿本每两行之间的空隙都很大。这不象是一般的抄本(可以参看比较庚辰本的行间空隙),梦稿本有些行之间的空隙甚至可以再写下两行正文,之所以留下大的空隙正是为了改写用。第二,梦稿本的“改者”,不很注意保留原书风貌。有些地方将原文涂抹的已很难辨认。 根据这两点,我想,梦稿本应该是“稿本”。至于徐霞客说的:“为什麽改文不是程甲本,而是程乙本的文字”,这要从内容分析了,见后文。 2、梦稿本确实很“珍贵”。 红米:我觉得梦稿本的面貌也不象是书主很在意保留原本的样子-我的感觉,它倒真的象一个“稿本”。 徐霞客:我想在藏家的心目中,程本之前的抄本有特殊的价值,值得保存。从杨继振在梦稿本上各处的用印和注记看来,他非常重视这个抄本。有不少原缺的部分(如四十一到五十回),是杨继振亲笔抄配的。 狂草乱写:杨继振如此珍视(用印和注记),为何不注意保存原书风貌而涂抹很多呢?我说,只要想到梦稿本的“改者”和“藏书者”是两个人就可以解开这个疑问了。杨继振只是藏书者,他得到此书时书中已有那些增删的文字了。完整的梦稿本我没有见过,我想“杨继振必然认识到自己手头这个稿本异常珍贵,凡是他自己的补文(如亲笔抄配第四十一到五十回)和批注之处,他一定会详细标记出的”(有谁看到完整的梦稿本,能验证一下这个观点吗?)。 所以,从杨继振对补文和批注的认真态度,到可以侧面反映这梦稿本的“珍贵”了。 3、梦稿本不是按程乙本抄配的,它也不是程乙本的简抄本。 红米:霞客认为,“当初的藏家(杨继振或前一手)只搜集到二十回(或二十一回),于是在以程乙本校改已有各回的时候,把缺的部分,按程乙本抄配”,我觉得有一个矛盾。比如85、86两回,从笔迹看我认为是同一人所抄。而85回属于霞客所谓搜集到的二十回,86回是抄配的,则现在梦稿本的85回必是过录后才照程乙本校改的。那么85回为何不直接照抄程乙? yupeng:对于梦稿本后四十回的简 文有两种看法, 一种以为是原始的初稿(刚发现梦稿本时如此主张的很多,现在持这种意见的已不多了,杜 春耕等于是重提 此说,他的文章见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附录“红楼梦版本简介”梦稿本部分); 另一种以为是程 乙本的删节本(这是目前的主流看法,金品芳、朱淡文等人均主此说,著名红楼梦版本专家 郑庆山先生亦主 此说)。请注意顺序,杜春耕是看过金品芳、朱淡文等人的文章后才开写“红楼梦版本简介 ”梦稿本部分 的,他在文章中说“原抄的简文不可能是程乙本的节写本”;而郑庆山在看了杜春耕“红楼 梦版本简介”梦 稿本部分之后给我来信说“杜先生关于杨本的意见,从根本上不能成立(杨本)后四十回 是程乙本的删节 本(我与朱淡文、金品芳看法相同),又经后人用程乙本改补过。” 徐霞客:节本在技术上并不是容易的事,我大略比较了八十一回的程乙本和梦稿本的底稿(虽然因涂改的关系,底稿很难阅读)。底稿在以程乙本校改之前,仍是通顺的文字,这个删节的人,得有相当的文字功力,而且要花相当多的时间才行。你不妨拿前八十回任何一回试试,把曹雪芹原稿用七八成的文字,写个节本。那得花多少精神斟酌文字。如果是抄程乙本出售的书商为了偷工减料,恐怕得不偿失,而且这根本不是一般抄手能胜任的。如果是文人或藏家所为,目的是什麽?又何必再次以程乙本校改程乙本的简抄本? 狂草乱写:无论说梦稿本是按程乙本抄配的,还是说梦稿本是程乙本的简抄本,都存在着一个情理上不通的矛盾。按照这种说法,此时,程乙本已经存在,梦稿本的原本已存在,那改写的人会出于什么原因非要费这许多功夫把程乙本的文字再弄到梦稿本上来?没道理的。因为无论什么原因(阅读方便,或收藏补全,或再创作),都没有同时保留程乙本和梦稿本原本好。 4、梦稿本是程乙本的原稿。 第1和第2这两个观点,是从形式上分析的。第3这个观点是从情理上分析的。 关键的分析还是要回到内容上来。 梦稿本是程乙本的原稿,正如前面yupeng说的,是历来对梦稿本的观点之一,“刚发现梦稿本时如此主张的很多,现在持这种意见的已不多了”。红学专家们研究问题,真很有意思。 我把红米上载的第85回中的一段整理了一下,下边列出。其中,“未改本”指的是梦稿本原来的底本。 程乙本:不多时,里面出来了一个太监,手里掐着数珠儿。见了贾赦、贾政,笑嘻嘻的说道:“二位老爷好?”贾赦、贾政也都赶忙问好,他兄弟三人也过来问了好。那太监道:“王爷叫请进去呢。”于是爷儿五个跟着那太监进入府中。过了两层门,转过一层殿去,里面方是内宫门。刚到门前,大家站住,那太监先进去回王爷去了。这里门上小太监都迎着问了好。一时那太监出来,说了个“请”字,爷儿五个肃敬跟入。只见北静郡王穿着礼服,已迎到殿门廊下。贾赦、贾政先上来请安,捱次便是珍、琏、宝玉请安。那北静郡王单拉着宝玉道:“我久不见你,很惦记你。”因又笑问道:“你那块玉好?”宝玉躬着身打着一半千儿回道:“蒙王爷福庇,都好。”北静王道:“今日你来,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吃的,倒是大家说说话儿罢。”几个老公打起帘子。北静王说:“请。”自己却先进去,然后贾赦等都躬着身跟进去。先是贾赦请北静王受礼,北静王也说了两句谦辞。那贾赦早已跪下,次及贾政等捱次行礼,自不必说。 那贾赦等复肃敬退出,北静王吩咐太监等让在众戚旧一处,好生款待。却单留宝玉在这里说话儿,又赏了坐。宝玉又磕头谢了恩,在挨门边绣墩上侧坐,说了一回读书作文诸事。北静王甚加爱惜,又赏了茶。因说道:“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他陛见时,万岁爷也曾问过,他也十分保举,可知是令尊翁的喜兆。”宝玉连忙站起,听毕这一段话,才回启道:“此是王爷的恩典,吴大人的盛情。” 梦稿本:不多时,里面出来了个太监,多问了好。便道:“王爷叫进去呢。”于是跟着太监进入府中。到了内宫门,大家站住。那太监先进去回王爷去了。这门上的小太监都迎着问好。一时那太监出来,说了个“请”字,爷儿五个肃敬跟入。只见北静郡王穿着礼服迎到殿门廊下。贾赦弟兄先上来请安,捱次就是珍、琏、宝玉请安。那北静郡王单拉着宝玉道:“久不见你,很惦记你。”因又笑问道:“你那块玉好?”宝玉躬身打着半千儿回道:“蒙王爷福庇,多好。”北静王道:“今日你来,没有什么好东西给你吃的,倒是大家说说话儿罢。”说着几个老公打起帘子。北静王说:“请。”自己却先进去,然后贾赦等都跟进去。先是贾赦请北静王受礼,北静王也说了两句谦辞。那贾赦早已跪下,次及贾政等捱次行礼,复肃敬退出,北静王吩咐太监让在众戚旧处,好生款待。单留宝玉在这里说话儿,又赏了坐。宝玉又谢了恩,在挨门边绣墩上侧坐,说了一回读书文诸事。北静王甚加爱惜,又赏了茶。回说道:“昨日吴巡抚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他陛见时,万岁爷也曾问过,他也十分保举,可知是令尊翁的喜兆。”宝玉连忙站起,听毕这一段话,才回启道:“此是王爷的恩典,吴大人的盛情。” 未改本:不多时,出来了一个太监,多问了好。便道:“王爷叫呢。”于是跟着太监进来。到了内宫门,大家站住。那太监先进去回了,出来道:“请”。爷儿五个肃敬跟入。只见北静郡王穿着礼服迎到廊下。贾赦弟兄先上来请安,捱次就是珍、琏、宝玉。那北静郡王拉着宝玉道:“久不见你了,你那块玉好?”宝玉道:“蒙王爷福庇,多好。”说着便捱次行礼毕,复肃敬退出,北静王吩咐太监让在众戚旧处,好生款待。单留宝玉在这里说话,又赏了坐。宝玉便谢恩侧坐,说了一回读书作文。北静王甚加爱惜,又赏了茶。便道:“昨日吴巡抚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他陛见时,万岁爷也曾问过,他十分保举,可知是令尊翁的喜兆。”宝玉道:“此是王爷的恩典,吴大人的盛情。” 从内容上来分析一下(建议大家最好对照那个图片来逐字看),我想大家就会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想说几个事实: (1)未改本中抄手在抄写时有些错误。如宝玉抄成宝芋,都问了好抄成多问了好,都好抄成多好。音近字不同,应该是有人念有人抄的缘故。 (2)梦稿本和程乙本中有些重复语句。如爷儿五个用了两次,单字(单拉着宝玉、单留宝玉)用了两次。 (3)梦稿本对未改本有添加修改,程乙本对梦稿本又有添加修改,这些添加修改对照未改本来看,画蛇添足。如太监的动作和表情等。 然后说我的结论(或是推测): (1)从出现顺序来说,未改本-〉梦稿本-〉程乙本。 (2)梦稿本是程乙本的原稿。但梦稿本和程乙本之间可能还有其他的改写稿。 (3)未改本的文字好于梦稿本和程乙本。 (4)梦稿本和程乙本对未改本的修改增删(仅从86回开头来看),一个原因是便于理解和语言通俗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凑字”(可能是为了将所得三十回左右残稿扩充至四十回)。 (5)从内容分析上,如果上面猜测正确,也证实上面所说的两个观点:梦稿本确实是“稿本”,确实很“珍贵”。 (6)无论对梦稿本看法怎样,从梦稿本“还原”出的“未改本”确实很珍贵。正如徐霞客兄所说的:是打开后四十回的一把金钥匙。我真的希望能有红学家们把注意力放在这“还原”出的“未改本”上。如果能有确凿证据证明这“未改本”是出自曹雪芹之手(我相信这个观点),我想这肯定要算是红学界的重大发现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一定要看影印本,对照未改本-〉梦稿本-〉程乙本这个顺序来看,能有很多收获。另外,最好也参考一下程甲本。 哪位朋友有程甲本的影印本,能否把85、86两回开头的一页扫描上来?我想验证自己的另一个观点,以便回答徐霞客的问题的:为什么程乙本的文字不直接从程甲本修改。谢谢。 狂草乱写(kclxie)于 2002年2月8日 15:30:11 编辑过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