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与南宋 之六: 少数民族的军事优势(黄仁宇)
作者:rick 标签: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黄仁宇 | 阅读次数:42 |
![]() ![]() ![]() |
| ![]() ![]() ![]() |
少数民族的军事优势
一般人之了解:宋之强敌借着半游牧的背景,有了牧人凌驾于农夫 之上的优势。然而较少为人注意的则是,华北一落入他们的掌握, 他们也向境内汉人全面征兵。辽将多数的汉人编成“转户”,配属 在各“干鲁朵”(宫)之下,如此一来每一部落,即宫卫及优秀部 队都有汉人人力充实作数,以支持契丹之兵员。金则将因世袭而参 与军事之女真人杂居在汉人户口之内。各地居民自50户至300户编 成一“谋克”,8至10个谋克构成一个“猛安”(实际户数编法各 地大有出入),原则上谋克与猛安之首长只能由女真人充当。因之 税收与征发经过他们的职业武士密切监视,达到行政上最高之效 率。而其动员时所具有之伸缩性,更是必须经常维持一个庞大常备 军的宋朝所不能比拟。所以异族或少数民族之军事优势由来有自。 操纵牧马的场所也与双方战力之盛衰有决定性的关系。《辽史》说 得很清楚,与宋互市时,马与羊不许出境。同书也说及辽与金决战 时不失去战马之来源关系极为重大。这限制马匹南下的禁令,也可 以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看出,画幅上开封之大车都用黄牛 水牛拖拉,可见马匹短少情景迫切。马匹原来也可以在华中繁殖, 只是受当地农业经济的限制,其耗费极难维持,而且在精密耕作地 区所育马匹一般较为瘠劣。 所以我们揭开中国历史近代篇之初年,所谓“经济枢纽区域”之解 说,不见得与事实相符,但倒是可以看出中国地区因纬度不同可以 分作几段地带:最北为畜牧地带;华北与之接壤,为农业地带,只 是其内容仍相当的简单。与之成对照的则为华南,此乃茶叶谷米与 水上交通之乡,却在工业化之前,此地带已相当复杂。综合本章所 述,以上地理环境之不同,构成操农业之汉人与半游牧性的蒙古族 人及通古斯族人长期角逐之背景。从长距离以不分畛域的眼光看 来,则可发现,几经和战,当中一段地带终使少数民族与汉人混 合。很显然的越是发展到现代,“汉人”这一名词文化内涵愈多, 而不复如以前由血缘作主。 宋代向南后撤至少使朝廷赢得短暂的喘息机会。这地带的湖泊河流 与运河,使来自北方的战士不能彻底发挥其长处。金人于公元1129 至1130年间入侵江南,宋军以战舰遮断其退路,使其几乎遇到没顶 的灾难。在局势淆乱时军事首长之自由行动也使作战之部署比较容 易。譬如说岳飞的军队即以农民军、招降的盗匪和女真人征发之民 兵编成,他有机会选择兵员并扩大部队。 可是皇帝赵构与宰相秦桧所经营的中央集权体制排除了军人拥兵自 重的趋向。开封既已陷敌,南宋朝廷的军需问题极为紧迫。如果此 时杭州拥有具实际力量的商业组织,毫无问题的,即会被接收过 来,以作军队补给之后勤机构。而事实上朝廷只能以增税和临时挪 用的办法解决刻下问题,此类权宜之计在短时间内一再出现:所谓 “经制钱”者,即为经理节制一路财物之官经手的公费;“月账 钱”为每月公费内强迫节省的余款,“板账钱”可以说是一种特别 帐目,以各种附加混合编成。而事实上这些名目很少实质上的区 别,凡是现有的各种税收,一律按成数另增附加,总数由各地方分 摊。行政之收入,例如输款赎罪,也提高征收;其他有如告状时之 状贴费和许免证费也类似。这些办法仍不能供应时,只能以增发纸 币对付。 马可.波罗眼中看来新奇之纸币,唐代即已出现。最初称为“飞 钱”,乃是政府特许之汇票,使商人能在四川发售物品,而在其他 地区收兑物价,以免携带大批铜钱来往之烦劳。北宋于公元1024年 开始印刷此种可以划账之票据。其施用虽愈来愈广泛,但其制造发 行仍只不过偶一为之。此种纸币有如公债,每种都有其兑现日期, 通常为三年,收兑后此“界”即作废。南宋则以内地所征关税为担 保;至1247年即任此种纸币永久通行,不再收兑。而因其缺乏适当 之存积金,其贬值愈来愈甚,因之使民间蹙额,而货币贬值也增加 政府本身之困难。这也是促成宋朝衰亡的一大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一经统治中原,也模仿宋朝的中央财政, 也以金融管制为时髦。如此一来他们即丧失了农业社会之单纯性而 同样遇到技术上的困难。女真建立的金,外表上是赵宋王朝的死 仇,内心却深切地仰慕南朝。自天文占测至编制历日和宫廷音乐, 他们一意模仿。而当他们印制纸币时,甚至创下了一种空前的纪 录:其贬值为6000万比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