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圣诞节,看王子演《沙漠王子》

圣诞节,看王子演《沙漠王子》

作者严旻操 标签评论 随笔 阅读次数:200
              引子
  2001年12月25日,圣诞节。越剧王子赵志刚在美琪大戏院上演新版《沙漠王子》,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已经身在上海了,所以十分地兴奋。但是王子说“还是不要看了,病了三个星期了,嗓子依然没有康复”。那怎么行呢?很多年了,就想在台下看一场王子的大戏,如今人在上海,戏又要上演,怎么能不看?再说,既然王子身体欠佳,应该前往看望问候。如果此次不看,不知道下次王子演戏的时候我有没有时间溜出来看。更何况自己喜爱舞台艺术胜过一切,比对影视,唱片的喜爱胜过百倍,这样的机会又怎能错过?!而且,王子虽然疾病缠身,但我深深相信他有克服的能力……这样想着,我发现自己已经兴奋得像《大话西游》里的唐三藏,啰里啰嗦得很呐,各位看官,你们没有晕倒吧?!
              (一)后台
  对我来说,上海真的很大。"赵迷沙龙"的两个朋友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赶路和买花,然后我们一起进入了戏院的后台。一批小演员们正在忙着化妆,不时还有人跑来跑去借用化妆品的。王子却已经化完了妆,静静地对镜坐着,好像在看一份什么资料,也许是报纸。他背后的斜对角,化妆师正在帮孙智君整理发髻。
  也许是由于生病,王子比以前瘦了,更觉得清秀,但他给我的整个印象里,王子很沉稳,我特别喜欢他坐在镜前静静的样子,成熟,冷静,认真。此时该是我向他表示仰慕的最好时刻,但我却常常在最关键时变得沉默,倒是王子,也许他感觉到了我的拘谨,不时地问我一些问题,嗓音很低沉。
  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王子的彩妆,有些与众不同,尤其是眼睛和眉毛的造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眼睛画得很大,而且很干净,眉毛整修得很细,画得很黑。整个脸部的色彩比较明亮,后来在台下看戏的时候,我亦觉得他的形象在人群里有呼之欲出的夺目感。
  离开场还有二十分钟,我们走出后台,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找个地方吃饭。可是我担心来不及看到戏的开场。朋友说:“王子要第二场才出来。”我说:“知道,但是对于很少看现场的我来说,不应该错过一点点情节。”于是在餐厅坐下以后我跟服务生说,什么最快上什么,吃饭时还不停地催促朋友“快点快点”。
              (二)剧本
  戏终于开场了,坐在剧院里,我有说不出的兴奋,而且觉得很神圣。在我的感觉里,演戏和看戏都是件很严肃的事,我不喜欢与人交头接耳,只想让自己沉浸到情节的悲喜,故事的寓意和演员的魅力之中。这令我觉得自己的认真很象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而我却为那份纯真感到珍贵和自豪。
  真的很久没有看戏了,好像前年看过茅茅的一场〈〈寒情〉〉,去年看过杭越的一场〈〈梨花情〉〉,这两部都是新戏,新颖的结构和充满现代气息的表现方式令我沉默了很久。这次看的是王子的老戏新演,说实话我对老戏的激情度不是很高,我讨厌那种又臭又长的呈现方式。
  ……戏在一场一场地演着,我发现这个〈〈沙漠王子〉〉剧本还是经过了大量删改的,有人说:似乎也没有多大变化啊。我觉得不,虽然老版的戏我也没有看过全剧,但从此时正在上演的该剧来看,很多地方一定有所改动,节奏似乎有所加快,布景,服饰和许多表演方式还是融入了现代气息。有时说不出理由,那只是我的一种感觉。
  新版的剧本令我记忆较深的有三个地方:金雕的出现;王子和乳娘为寻找公主翻雪山越沙漠的情节;伊丽之死和玉佩之碎。这三个革新既有它的很多优点,但也存在这一些问题。
  金雕的出现更赋予整个故事神话色彩,增添了一种神秘感,令人觉得王子的很多困境脱险是有神的力量在帮助他。但是金雕五彩的形象和载歌载舞的表演方式,仿佛是在严肃的成人课题中夹入一个孩子的游戏,和整个剧情沉重严峻的氛围形势不够协调。我们假设金雕是一个黑色庞大而冷峻的飞禽,也许会更符合剧情。
  王子和乳娘寻找公主的一场戏,可以说是编得很有深度也很精彩的。瞎眼的王子,年迈体弱的乳娘克服重重困难要去寻找伊丽,王子的纯真,乳娘的良苦都表现挺细腻,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得到了一个升华的结局:为了让王子能走出沙漠,乳娘省下了半壶水,自己却永远地倒在了沙漠之中。
  然而故事的结局令人费解。
  为了保护王子,伊丽被安达刺死。应该说故事的含义应该再往上走一步,但此剧却做了一个很悲愤的了断:王子拿起玉佩砸得粉碎,似乎一切都结束了,王子和公主的爱情在梦境里再一次得到缠绵的体现。
  这个结局和乳娘临终前的遗言,和伊丽的良苦用心显而易见是对立而非统一的,乳娘和伊丽都希望王子能够复国安邦,而王子最后的那种悲愤的表现仿佛否定了她们和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砸碎玉佩,为情而泣……要知道,安达的生应该是恶势力的生,而安达的死却只是个人的死。自古以来正邪势不两立,如果以为除掉一个安达就可以安享太平,那样的解释太过天真。沙漠王子在故事的结尾没有给人以力量和正义的充分展示,却显得意气用事,悲苦凄美,这便是此剧的美中不足。当然,这是编导应该考虑的问题,和演员没有过于直接的关系。
              (三)我们的王子
  现在我终于相信,用再好的科技去包装修饰艺术,结果还是没有真实自然的表演具有感染力。很久以来,一直是听王子的录音,看王子的录像,但陈钧老师老是说:这段录音的效果还不够。我总是纳闷,从录音棚出来的东西难道还没有现场的效果来的好吗?!现在我坐在台下看我们的王子的戏,才真正感受到了他令人沉醉的舞台效果。
  从王子的出场到全剧终,台下的掌声此起彼伏,倒是我常常为他的表演所迷醉,甚至忘了鼓掌,只听见后面的掌声如潮水涌来,才想起鼓掌是我作为一个观众最好的表达方式。
  这次看《沙漠王子》,在我脑海里刻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王子在演唱时的力度。这种力度的呈现在越剧男小生中是最最难能可贵的东西了。平常听录音或看他清唱时倒没有深切地感受到,今天才算真正地认识了王子。
  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在四处环顾寻找两个人。那是我八月份在上海“赵迷沙龙”举办的“越剧艺术讲座”上认识的两位阿姨。她们和我说过,只要王子演戏,她们定是每场必到。后来,我没有找着她们,倒是她们找到了我,阿姨说:今天王子身体不好,平时的演唱还要精彩动人。
  我完全相信她们的话,我奇怪的是,刚才在后台听王子说话都很低沉黯然,怎么一唱起来倒是那样明亮了。虽然我明白这是科学的发声在起着作用,但是这样强烈的对比,还是令我觉得不可思议。每每唱到特高或特低的音区,我都会为他感到阵阵紧张,可是台上的王子依然镇定,还唱得特别自若。
  我想,是王子为了把美好的艺术留给观众,把病体的苦痛掩藏在了精彩的背后。
  虽然只和王子见过两次面,但我感觉他的艺术如同他在化妆镜前静坐的样子,尤其地沉稳认真。我的一位老师跟我说过:赵志刚之所以被越剧观众所喜欢,是因为他的表演细腻而不做作,演唱柔美而不乏力度,刚柔相济,恰到好处,是越剧男小生中难得一见的奇才。
  说这句话的时间已经是好几年以前了,岁月让王子的艺术一步步走向了成熟,现在看王子的戏,真的觉得最最精彩的部分却是如同信手拈来,没有丝毫演戏的痕迹。这么多年的艺术生涯,王子把自己的特色慢慢地积聚在了许多的不经意之中,那种气质,那种感觉,那种美,并不是一个人在一朝一夕或靠一点点小聪明就能学得会的。
  演出结束了,我跟着“赵迷沙龙”的朋友向王子献花,那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向自己喜欢的演员送花,心里比上台唱戏还紧张……万千的仰慕和敬意无从表述,这一束鲜花也就代表了爱慕,崇拜,祝福和一切的一切,在那个瞬间,我感受到了一束鲜花前所未有的意义。

                              2001/12/29



林俜(yuefeng)于 2001年12月30日 12:31:11 编辑过本帖

严旻操(8866656)于 2001年12月31日 11:26:12 编辑过本帖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