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西湖与南宋 之一:西湖胜景(黄仁宇)

西湖与南宋 之一:西湖胜景(黄仁宇)

作者rick 标签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黄仁宇 阅读次数:53
ㄕ浴吨泄罄贰罚迫视钪榈瓿霭妫琁SBN 7108010364
  本书黄仁宇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到中国
历史研究中,从宏观的角度,采用归纳、综合法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深刻的
反思。在书中,作者着重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
制。因而在综叙背景时称唐宋帝国带扩张性,明清帝国带收敛性。本书的
目的在于通过反思历史,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具有深刻的思想
性,同时,文字朴实流畅,通俗易懂。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西湖与南宋

·黄仁宇·

历经“靖康之难”的剧变,宋高宗群臣于风雨飘摇中,在临安(杭
州)重续宋朝命脉。这一身兼制造业中心的南宋国都,繁华不下于
《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汴京景象。然而,尽管帝国掌握了丰富
的资源,但缺乏适当的服务性事业为之周转,使得经济上未能突
破,影响所及,军事也积弱不振。因此,在金和蒙古人的连番侵迫
下,只有走上灭亡一途。

杭州(临安)在隋朝已负胜名。南北大运河开创后,它是南端终
点。它与开封不同,后者大体上是一座消费城市,购买力操在政府
官员及其家属和随从手里。南宋的国都——杭州,则是制造业中
心。造船业、丝织业、瓷器与纸张的制造在南宋尤其突飞猛进。

           西湖胜景

对现代的旅游者而言,离杭州近在咫尺的西湖,是观光者必往的胜
地,当初该处是杭州湾的一部分,迄至公元7世纪前期尚且如是,
后来靠钱塘江的一面被阻塞,年久月深,湖中的盐水也就变成淡水
而成了今日的西湖。

西湖在面积上只比杭州市略小。两座大堤将西方及西北方曲折的湖
岸距离缩短。白堤以白居易而得名,直通孤山。苏堤则始于苏东
坡,他是诗人、画家和散文作家,在11世纪曾剧烈反抗王安石的改
革。虽说他和白居易两人之间相隔近300年,但他们前后都曾在杭
州一带任地方官,也曾前后疏浚此湖。两座长堤即他们的工程所留
下的遗迹。如此看来,中国传统政府以具有美术观念的人才为官
僚,有其用心设计之奥妙,虽说两人同在西湖留名也算事出偶然,
但其注重环境之保养与生态学则已胜过一般官吏。

中国一本歌剧称为“白蛇传”者,以西湖为背景,最近在美国风靡
一时。揭幕时观众即面临湖岸。两只蛇之精灵,一白一青,已变成
两个姣好的女子,名叫“白素贞”和“小青”。她们在白堤上邂逅
一个年轻男子许仙。素贞与之一见钟情,结缡为夫妇之后,生有一
子,小青即在他们家里伺候。可是金山寺里的方丈法海,发现了素
贞的妖孽来历,即用一只法碗将她罩住,并且在碗上造雷峰塔。根
据这段神话,只要雷峰塔在,白素贞免不了埋在万千吨的砖头之
下。幸亏小青在当日大祸临头时逃脱,再回来时已率领着大批虾兵
蟹将,而许仙与素贞所生子也已成年,加入战斗。他们的解放战终
于使白素贞恢复自由。以后下文如何无人道及,只是雷峰塔则名不
虚传确有此塔,而且在1924年崩溃,今日只有其痕迹残存。

即使是民间传说,中国人也保持传统观念,认为由浪漫邂逅而来的
婚姻必大为不祥。不是蛇在引诱女子,而是女人本身即为蛇蝎。可
是这篇故事之结局则表示着充溢生命之活力终能战胜权威,因为后
者只能牺牲人本主义去迎合一般习惯,观众自此亦可看出大传统与
小传统不同。高级文化离不开知识分子,小传统则以农民渔夫为标
榜,如果那还不够,即搬出虾兵蟹将作为陪衬。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