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很简单,真理有时就在少数人手里,兼论脂砚斋就是畸笏叟

很简单,真理有时就在少数人手里,兼论脂砚斋就是畸笏叟

作者研石斋 标签脂砚斋 阅读次数:52
  以前我也是坚决相信脂砚斋和畸笏叟是两个人。但现在我不得不动摇了。因为我看了庚辰本上的一些批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位置之后,不由我不改变看法。试看下面庚辰本23回中紧密相连的两条眉批:
 “此图欲画之心久矣,誓不过仙笔不写,恐亵我颦卿故也。己卯冬。”
  “丁亥春间,偶识一浙省新发,其白描美人,真神品物,甚合余意。奈彼因宦缘所缠无暇,且不能久留都下,未几南行矣。余至今耿耿,怅然之至。恨与阿颦结一笔墨之难若此!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很显然,这两条批语均为同一人所写,否则从春到夏何谈“恨与阿颦结一笔墨之难若此!”只有从己卯到丁亥这么长的时间内没有做成这件事,才有如此感叹。
  写于”己卯冬夜“的批语共有21条,其中只有一条有署名,即”脂砚“,由此推断这21条批语均为”脂砚“所写,并不荒唐。再联系上述两条写于不同时期的批语,可知脂砚斋即畸笏叟。
  另外,凡是在庚辰本署名“畸笏叟”和“畸笏老人”的批语,如果也出现在甲戌本,一律删去署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实答案很简单,甲戌本装订线处有“脂砚斋”标记,可知它是脂砚斋自藏本,所以除非特别说明,该本上的批语一律属于脂砚斋。好比现在在报纸上常见的“本版的照片除署名外,一律由本报记者拍摄”之类的情形。甲戌本上凡是别人的批语,都有署名,如“棠村”、“松斋”这些作者圈子里的朋友。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深思。从甲戌(甲戌已是再评)到甲午(批语中最晚的署年)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这两个署名一前一后,绝不交替出现。但我们知道,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段情节就是“畸笏叟”让作者删去的,而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所有脂本13回的回目、情节都是重新改过的,可见“畸笏叟”很早就介入了此书的阅读、评点。那么他的评点成果在那里呢,为什么不象“棠村”、“松斋”诸公一样与“脂砚斋”加以区别呢?难道甘心情愿自己的劳动成果归入与“脂砚斋”名下?这是世上决无之事。我想,除了“脂砚斋就是畸笏叟”以外,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