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贾母赞成“金玉良缘”吗?
作者:芳官 标签:红楼梦 贾母 | 阅读次数:89 |
![]() ![]() ![]() |
| ![]() ![]() ![]() |
1.贾母之疼爱宝玉,使其流连女儿国内,是本书的根本条件之
一,但宝玉不能总是被模糊了年纪,也将长大。如政治家般的 贾母爱孙之心不可不虑其何以成家立业罢。设若将宝、黛姻联, 则其运命难堪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令人气血激荡的紫娟试玉 事件中,贾母轻描淡写一句“原来是这句顽话”,将大事虚置。 (此分析见上海李颉[应为左‘吉’右‘力’之字,惜字库无] 行文激烈的《历史社会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一书)。 又再见宝琴,就动了联姻的念头,可见黛玉实在不是贾母的正 选。贾母意宝钗,又顾及二玉伤心,所以欲取之以待机耳。昔 有涂瀛同志拥林抑薛,但人问:“子之处宝钗也将如何?”该 同志曰:“妻之。”与贾母虑者同矣。所以我们才可以说《红楼 梦》是深刻的“人生悲剧”,不是一个偶然性的舞台剧。 2.“宝钗是不会拒绝的”,宝钗也不能拒绝。这个封闭式的 甚至有BBS人讥为“似家庭剧”的大观园,寓有作者的理想呀, 大观园清清女儿国,使我们往往淡忘了封建等级制度。园外女子 尤三姐带着风尘之气而来,听兴儿描述大观园人事也是不无惊异 的。 3.迷信问题,还是说要分析雪芹时期的社会文化状况。只是我 们不要忘了《红楼梦》只是一部小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