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贾宝玉,我演了1000场!”

“贾宝玉,我演了1000场!”

作者qiqif 标签贾宝玉 阅读次数:243
2003年《当代生活报》第23版文娱新闻(报社地址:广西南宁市民主路21号)“贾宝玉,我演了1000场!”
——夜访越剧表演艺术家钱惠丽

生活报记者 房敏婕

12月5日晚11点30分,在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在南宁首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的当晚,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钱惠丽接受了本报专访。

这个“宝玉”不陌生
以浓浓诗情画意、抒情优美著称的越剧,早已为戏迷和观众所翘首以待。第一场演出时,不仅浙江、江苏、上海籍老戏迷蜂拥而至,不少广西籍的“非戏迷”也来一睹为快。
对于邕城的越剧迷、尤其是来自罐头厂、针织厂、民印厂等上海“移民”来说,钱惠丽的名字一点也不陌生。演出当晚,携家带口、三代同堂来到南宁剧场观剧的“移民家庭”屡见不鲜,几乎成了一次“邕城上海人”的大聚会,热情之高,连上海越剧院副院长曾祖德都说“想不到”。广西老干部活动中心越剧团团长马尚薇道出了“越友”们的心声:“我们喜欢钱惠丽,无论身在何方,我们都惦记着她、惦记着老家!”
身为戏迷,这些上海人记住“钱惠丽”的名字,已经整整19年了——在1984年,江、浙、沪的青年越剧演员电视汇演中,当时还“蜗居”在浙江诸暨越剧团的钱惠丽一举获得观众评选的最佳演员殊荣,她扮演的贾宝玉让人眼前一亮,各大媒体纷纷惊呼“小徐玉兰来了!”以后,戏迷们一再听到钱惠丽在全国戏剧各大赛事中获奖的消息,知道她调入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看到她成为冉冉升高的“越剧之星”,主演了十几出传统戏和新编剧目,还拍了一部30集的越剧连续剧《红楼梦》。她在艺术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迈得扎实稳健,频频给戏迷以惊喜,上海市的文艺大奖“白兰玉奖”和戏剧界最高奖“梅花奖”也屡屡垂青于她。
作为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的高足,钱惠丽主演过《红楼梦》、《西厢记》、《追鱼》等多部徐派名剧,将徐派艺术高亢、激越、洒脱的演唱风格演绎得细腻传神,韵味十足。光是《红楼梦》,在至今21年的从艺生涯中,她就出演了上千场,扮过超过1000回的贾宝玉,迄今无人能比。

明星易做,艺术家难当
钱惠丽说,戏曲类的大奖她都得过了,她很珍惜这些荣誉,但看得很淡。她信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的一句话:做平常人,演不平常戏。做一个明星很容易,但要做一个艺术家——不是自封的艺术家,那就不容易。况且,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历程是没有止境的。
2000年,当《红楼梦》从剧本结构、音乐手段到舞台美术进行全面改版之际,她又重新将宝玉的性格脉络仔细梳理了一番,力求完美地承继徐派艺术精髓。但她知道,只擅模仿的演员是难以实现艺术突破的,即便是已得到公认的名剧,也不能在表演上亦步亦趋,不思创新。同样是扮演“贾宝玉”,徐玉兰表演情真意切、收放自如;钱惠丽则更显潇洒俊逸、执着率真。她着重在细微之处显露自身特质,给观众看熟了的老角色注入“新意思”。钱惠丽的嗓音条件毕竟与徐玉兰不同,她那能跨越14度之宽广音域的嗓音,高扬处如决堤之水一泻千里,低回处似涓涓细流曲折萦绕,唱起“宝玉哭灵”来,直叫人泪随声下、不能自己。
有句戏谚说:“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红楼梦》的故事谁也不陌生,但5日这晚,钱惠丽的气势覆盖整个舞台整间剧场,“撑”得满,“挤”不破,让演员和观众都感动了。
记者细心数过,整场演出观众共报以了35次热烈的掌声,其中有18次是送给钱惠丽的,仅“想当初妹妹从江南初来到”一段,就得到全场观众3次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满堂喝彩。

感谢您,热情的观众
今年以来,随着“2003上海越剧南方行”巡演,钱惠丽首次来到了广西,来到了南宁。在几次与广西的越剧迷相会并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戏迷们发现,台下的钱惠丽身材高挑,灵秀中透出干练,热忱中显现率真,与她在台上所塑造的人物一样惹人喜爱。正是那份坦诚自然的真性情,使钱惠丽在柳州、在南宁有了相当好的口碑,被观众朋友尊称为“钱老师”。
谈及对南宁观众的印象,快人快语的钱惠丽脱口而出:“热情、文明、具有很高的鉴赏水平。” 她说,这次南方行之前,身为红楼剧团团长的她,对南宁演出还有一些“不放心”。越剧在南宁有没有市场?“老上海”们会不会捧场?传统戏曲对年轻观众还有吸引力吗?好在所有这些顾虑,都在3日得到票房火爆的消息后打消了。“今天,看到观众朋友发自内心的反应,真的出乎意料!南宁观众太朴实、太热情了,喜欢就要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掌声、鲜花、合影、签名……第一次到南宁来,我们剧团能被观众认可,真的很高兴。”在化妆间,钱惠丽屡屡提及“观众是我们的基础”、“上海人、广西人的友谊很深,我们真的应该早点来、多交流”。
6日一早就要赶飞机的钱惠丽,对南宁的遗憾就是“没时间好好看看”。她说,从高速公路进入南宁,名不虚传的“绿城”美景让她非常喜欢,只可惜演出任务繁重,只有期待下回好好逛一逛了。
当记者转达广大读者对钱惠丽的问候并邀请她带着获奖新戏《玉簪记》再来时,钱惠丽笑了,欣然写下“美丽的南宁,热情的观众,我爱您!上海越剧院红楼团钱惠丽”,请记者一定要替她谢谢所有喜爱她的邕城戏迷朋友。临别握手,钱惠丽说,南宁的越剧迷虽不及上海多,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市场做好了,剧团就会再来,她真诚地告诉大家:“这么多观众关注越剧,我还得更尽力!”
谦和、干脆、单刀直入,这就是观众心目中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钱惠丽。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