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红友:为什么要谈宝玉生辰
作者:davi(大为) 标签:宝玉 曹雪芹 生辰 | 阅读次数:76 |
![]() ![]() ![]() |
| ![]() ![]() ![]() |
红友诘问:干吗要谈宝玉生辰;又有朋友说:我是不看后四十回的;后四十回与脂砚斋批语大相径庭,全是高鹗伪作,违反雪芹原意。 其实“新红学”三大支柱的自传说、续书说和脂本真本说,我觉得,若能解决宝玉生辰,也就是作者通过他所刻划的场景而反映的那个时代特征。那么三大支柱的问题虽不能“迎刃而解”,却可以易于顺利解决。因为宝玉的生辰(包括出生年月日),在自传说中就是曹雪芹的生辰。日期倒是不大重要,只是当年为纪念曹雪芹诞生200周年讨论要定个日子的需要。月份则是可“实证”雪芹是否就是曹顒的遗腹子。 我觉得,任何作家写小说,无不贯穿着他对笔下的主要人物的“塑造”过程。红友们很多都看过巴金的《家》吧,您有在当时那种家庭生活过的体验吗?甚至当时日用器皿、衣物您都不知其名。如果你不曾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生活过,你能写出当时人的生活吗?恐怕男的多穿什么衣服,女的又是穿什么样衣服也搞不清。要是你写他们穿着牛仔衭,耳朶挂着个耳塞,那谁都知道该作者并未在三十年代生活过,写出的作品一定闹笑话。就算写现代的大学生吧,用什么样的walkman 或mp3,北京、上海或广州的样式都不尽相同。结论就是:作者的作品与其个人经历分不开,与其生活年代、地域、阶层都有直接关系。 曹雪芹果真是生活在雍正二年(1724)至乾隆廾八年癸未除夕(1764)。雍正五年抄家,他那时还是个小孩子,从南京随着家庭变故而到北京。他根本不可能有荣宁两府这样一个大家庭的深切经历,更没有对当时的官阶、仪仗、饮食、茶艺、养戏子、一干裙钗和众多婢女生活等等体验,恐怕连曹寅那么丰富的诗集、藏书都不可能搬到北京让他有机会细读。 1999年欧阳健先生提出曹雪芹是曹寅的长子曹顺,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诸位翻一翻周汝老的《红楼梦新证》之‘史事稽年’,就可知雪芹从青少年起经历过曹寅任苏州织造;李煦任暢春园总管并到广东办过洋人洋货之事;曹太夫人孙氏(曾为康熙保母)六十大寿;康熙南巡盛典等事件。 因此,我想到曹雪芹应该出生得更早是合乎写作的逻辑的;同时高鹗也不可能自己去“创作”(不要用“伪续”)后四十回的,因为他没有那个时代的体验;而脂砚斋乱说的话就更值得怀疑了。未知各红友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