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之死情可钦
作者:白文 标签:秦可卿 | 阅读次数:106 |
![]() ![]() ![]() |
| ![]() ![]() ![]() |
崇祯之亡
《石头记靖应昆鸟藏本》上脂砚斋评语云: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後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一般而言,秦氏之死是写崇祯之亡。秦氏房中之海棠春睡图象崇祯「自经于亭之海棠树下」,春睡则季春长眠也。秦氏「铭旌上大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脂评》「兆年不易之朝永治太平之国,奇甚妙甚」者,夫唯日月兆年不易也,是写明朝。「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贴写「明」字。 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二十》云「上登万岁山之寿皇亭,即煤山之红阁也 遂自经于亭 之海棠树下,太监王承恩对面缢死。己酉,午刻,得先帝音问于煤山。乃以双扉同舁母后二 尸出,送至魏国公坊下。上以发覆面,服白衿短蓝衣,玄色镶边,白绵绸裤,左足跣,右足 有绫袜,红方舄。衣前有御笔血诏云:朕自登极十七年,致敌人内地四次,逆贼直逼京师, 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 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未时,逆贼发钱二贯遣太监市柳木棺,枕以土块,停 于东华门外施茶庵,覆以蓬厂。」「以发覆面」谓之「遗簪」,「服白衿短蓝衣」谓之「更衣」。《石头记》起始由一僧一道,癞头跣足,跛足蓬头模样,皆状崇祯之亡。癞头者光头,谓「去朕冠冕」;蓬头者喻「以发覆面」;跣足者「左足跣」;跛足者「右足红方舄」而左足打脚所致。 宝玉於秦氏房中行云雨之事也者,本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句,旦日而暮月也,嵌「明」字一枚耳。描述房中摆设,举凡武则天宝镜、赵飞燕金盘、杨贵妃木瓜、寿昌公主卧榻、同昌公主联珠帐等一皆与皇室有关,足徵其天子身分。秦氏死於天香楼,停灵於登僊阁也都抽象天家。 书中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一群大夫那里要得一个?都是听著人的口气儿。人怎麽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殷勤的狠。三四个人一日轮流著倒有四五遍来看脉,他们大家商量著立个方子吃了也不见效。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其寔于病人无益」况人君每日坐朝召见大夫卿士,符合宰辅四人体制。 《韩诗外传·卷三》载「人主之疾,十有二发,非有贤医,莫能治也。何谓十二发?痿、蹶、逆、胀、满、支、膈、盲、烦、喘、痹、风,此之谓十二发。」书中第十回言及秦氏病情「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支),说话也懒待(烦),眼神也发眩(蹶)。」,谈到脉息「经期不调」谓不顺为「逆」;「肋下疼胀」为「胀、满」;「心中发热」谓「烦」;「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出汗,如坐舟中」是「蹶」;「不思饮食」是「膈;」四肢酸软」是「支、痹、风」。在在证明了秦氏的人主身分。又提到「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也与崇祯皇帝个性相合。第十一回凤姐儿「拉著秦氏的手说道:我的奶奶,怎麽几日不见就瘦的这麽著了」是在讲一个「痿」字。贾蓉说「他这病也不用别的,只是吃得些饮食就不怕了。」则是讲「膈」字。 书中十三回秦氏托梦凤姐情状说「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後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当诸敝。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无非《礼记·礼运》「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大家定了则例)。而「一时的欢乐」犹《礼记·丧服小记》所云「三月之丧,一时也。」 贾政劝贾珍「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不肯听。《礼记·王制》「齐衰之丧,三月不从政。」皆谓三月十九也。《明季北略·卷二十三》云「圣母周皇后手内持节,绕宫巡走,哭曰:天灾已降,大祸临头,汝等有志者,须速寻门路」,此秦氏赠言「三春去後诸方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所依据也。 秦氏死讯「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令人难以置信也。而长少仆役亦「莫不悲嚎痛苦者」,谓百姓如丧考妣也。而其送殡者「牛清、柳彪、陈翼、马魁、侯晓明之孙守业、石光珠」等人,囊括十二天干,《脂评》谓「牛、丑也。清属水,子也。柳折卯字。彪折虎字,寅字寓焉。陈即辰。翼火属蛇,巳字寓焉。马,午也。魁折鬼,鬼金羊,未字寓焉。侯猴同音,申也。晓鸣,鸡也,酉字寓焉。石即豕,亥字寓焉。其祖曰守业,即守夜也,犬字寓焉。所谓十二支寓焉。」是表天下臣民哭送也。 死封龙禁尉者,谓天子朱由检自缢也。汉刘熙《释名·释书契》云「检,禁也。禁闭诸 物使不得开露也。」而尉字据《说文》云「从上案下也,从属又持火,所以申绘也。」申绘 便作自缢情状。 薛蟠抬来樯木谓是万年不坏,实万岁也。祝允明《野记》载:「太祖初渡江,御舟濒危,得一樯以免。令树此樯於一舟而祭之,遂为常制。令在京城清凉门外,已逾百四十年矣,有司岁修祀,给一兵世守之,居舟傍,免其余役。或云:即当时操舟兵之後也」,此樯木之与明皇室关联也。知《脂评》云:「樯者舟具也,所谓人生若泛舟而已,宁不可叹」,欲语还休!提及义忠亲王,《礼记·礼运》「君死社稷谓之义」,又可作「毅宗」讲。瑞珠触柱者,记「太监王承恩对面缢死」。称「此事可罕」者史无前例,「也都称叹」者世人同钦。命名秦可卿非谓「情可轻」也,实为「情可钦」耳。 贾珍说「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者,实写崇祯之亡。盖指明神宗八子,光宗为长子继位 。光宗二子,熹宗无嗣,传位崇祯帝。崇祯死,诸子下落不明,神宗传下长房告终。 崇祯死後,《爝火录·四月十九日》载「贼舁帝后尸至魏国公坊下,未刻,发钱二贯,遣太监市柳木棺盛之,枕以土块,停於东华门外施茶庵。略设棚厂,两僧诵经,老太监四、五人守灵。」《启祯见闻录》亦言「闯贼即令内官发出,用极薄杨木棺盛之,停东华门茶棚内。」所记盖同晴雯也是明帝的化身,晴雯即是明日光象。《石头记》第七十七回记宝玉探视晴雯事,诸如见其睡芦席草帘为棚厂,土炕为土块,倒茶为茶庵,咬指甲为书血诏,换亵衣为易服,遗言虚名为罪己。盖晴雯为光明天子状,著墨甚多,并志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