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Re:十年前与十年后

Re:十年前与十年后

作者徐霞客 标签改写 阅读次数:154
>不过我总有一个疑问挥之不去:一个人的才气也可以随著年龄增长吗?

不是才气的问题,而是人生阅历的问题。

>后四十回要说文字也还算通顺,可怎么读都没有那股灵气。如果说我的感觉不准确的话,张
>爱玲说的“《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恐怕也不
>仅仅是一个技巧的问题。难道作者在开始创作之后十来年的时候,突然才思泉涌?这恐怕是
>非常罕见的现象吧。

另外一个小说家出身的红学家高阳,他就倾向八十回後有部份曹雪芹的残稿。他认为红楼的文字从七十几回就变坏了。七十几回多半也是张爱玲认为比较早的稿本。我的“感觉"是,曹雪芹在甲戌年(连甲戌本定稿需要的时间,应该还要早一两年)以後,一直都在改写前八十回,而且大部分是改写前四十回(这是从己卯本到庚辰本只隔了一年,而且己卯、庚辰本的前十回大致是没有批注的白文本,己卯本缺第三册等事实推论的)。後四十回可能一直没有去改写,只是定下大纲而已。当然他的进步成熟大体是渐进的,而不是突然文思泉涌,但是这个渐进的成熟只表现在前八十回各回之间的比较,八十回後的残稿(假设有的话),没有记录他的逐渐成熟。所以看起来才好像是突然的变化。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他在写红楼梦的过程中,又遭遇了重大的打击,例如有人提过的可能有丧妻之痛,或者从蒜市口十七间房的住处搬到白家曈的原因,或者失去旗人宗学的差使的原因等,使他对爱情,对世事,对「人性」与「世俗」的对立等等有更深刻的体认。所谓文穷而後工,胸中的积郁,使文字提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是符合很多大作家的经验的。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