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我看书历来不求甚解的:)
作者:徐霞客 标签:妙玉 | 阅读次数:103 |
![]() ![]() ![]() |
| ![]() ![]() ![]() |
误会误会,我还以为你不高兴了呢!没事儿就好。
兰花不是我关心的重点,妙玉才是。 你认为李纨说「可厌妙玉为人」,是因为看出了妙玉的春心。这不太合理。李纨当然看出妙玉对宝玉的心思,但决不会公开说这一件事,因为这指责太严重,也不能当著宝、黛、钗等人说。李纨说了「可厌妙玉为人」之後,其他人反应平常,而且说完之後派宝玉去乞红梅,可见是不愿意和妙玉应答,而且这一点大家都有同感。重点是在「为人」两字。妙玉矫揉造做,言谈间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连李纨这麽平和的人都受不了。 你引用我说的话,多了一句「而我想一些朋友深恶妙玉」,我的原文没有这一句。 栊翠庵那一段,「宝玉留神看她是怎麽行事」这句是「冷眼旁观」比较含蓄的说法,宝玉知道妙玉会有一番卖弄。 「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给贾母用的茶杯,却特别名贵的,贾母不嫌刘姥姥,把自己用的杯子递给刘姥姥,妙玉入内後却嫌脏不要了。「宝玉会意」,是什麽意呢? 黛、钗、宝三人入内,先有一番茶具的讲究,宝玉说「世法平等」表面上是玩笑话,说黛、钗的茶具比自己好,其实在说妙玉这出家人没有平等心,连茶具都看身分、看关系给,势利眼。妙玉对宝玉的心思,连李纨都知道,还「正色」道:「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黛玉问是不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麽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刚刚才跟贾母特别强调是「旧年蠲的雨水」,现在就说「如何吃得」,这像是槛外人吗? 黛玉「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约宝钗出来。宝玉体恤刘姥姥,想替她要那个成窑的杯子,妙玉答:「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别说是槛外人,就是我们俗人,也不会说这种践踏别人尊严的话,而且完全不考虑宝玉的感受,「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那杯子谁吃过的了呢?贾母吃过了,贾母吃过的杯子给刘姥姥没关系,「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这话当面说给贾母的孙子听,她自己待的地方还是贾府的家庵。 打水洗地,自然是挖苦妙玉的自命清高,你把「世法平等」这句话想一想就明白了。你或许看不出宝玉挖苦妙玉,可我说了那麽多,总该看出曹公挖苦妙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