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再给红米君一些

再给红米君一些

作者野草 标签庚辰本 阅读次数:190
  关于这个小粘条,冯其庸先生在《石头记脂本研究》序言里就他如何考察写得很清楚,可见专家的治学态度,现摘引如下:

  .....平时日常用以研究的当然是影印本,但到关键处我必须去查对原本,以免影印上的差误。我研究庚辰本,就发现五十年代文学古籍社的影印庚辰本和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影印庚辰本就有出入。前者在第66回第一页右下角有两行小字:“以后小字删去”。而后者却没了这两行字。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照相影印,怎么会一个本子上有,一个本子上没有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我只能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去查对原书,当我打开原书的66回第一页时,居然原本上也是空白,这使我更加大吃一惊,后经反复检查,发现在装订线外的书脊里,露出一个小纸角,我掰开一看,是一张指甲面大的旧纸片,上面写着“以后小字删去”两行小字,与初印庚辰本一对,字迹一模一样,分毫不差。这才使我恍然大悟,这两行字原是一个贴在书上的小纸片,北大图书馆在重装此书时,这个小纸片脱落移动到装订线外去了,所以后来重新照相制版时就没有了这两行字。幸好这个小纸片还保留在书脊里,未曾丢失,否则这个谜就很难解开。即此一端也可见阅读原本之重要…….

其实冯先生在新版的影印庚辰本里对粘条只是个说明,还不是论述,要看论述见冯其庸《论庚辰本》一书,在第四节《评新版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里,就这个小粘条(按:作者当时还不知这是粘条,只当两行写在书上的字看待的)单列了一个问题不惜笔墨予以论述,强调此版(按:1974年人民文学版)影印不应删掉此两行小字(内容较多,恕我不转贴了)。在后来的人民文学影印庚辰本的序言中,冯先生对补上此粘条大为肯定。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