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绝唱
作者:tong 标签:越剧 | 阅读次数:364 |
![]() ![]() ![]() |
| ![]() ![]() ![]() |
日前同学聚会,回忆起昔日在大学时看电影的乐趣,又谈到近来网上寻梦红楼,我便想起了越剧《红楼梦》。 记得越剧《红楼梦》电影重映的时候,省城曾轰动一时,大学校园雀跃了。走进电影院,我发现那些中老年观众的神情充满了冀盼已久的喜悦。那种氛围也感染了我,我觉得我和他们一块等的是一场即将开席的盛宴。我的旁边坐了一对年轻的夫妇。那个少妇对《红楼梦》一无所知,但她却记住了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所以她不停地问她身边的男人:林黛玉呢?贾宝玉呢?只要宝黛一换服装,在一群花团锦簇的古装人物中,她就会迷失自己喜欢的人物,但宝玉哭灵时,我分明看见她的脸上也挂上了伤心的泪珠。 大幕拉下,宝黛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推到了极致,在那种极致中,人的情感世界得以升华,对世态的炎凉和宝黛的纯真的人性有了更本质的认识。那些是以击穿我们心扉的唱词,那些别有韵味的唱腔,以她高雅的气质,非凡的气度,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永远的芬芳和靓丽的身影。 越剧《红楼梦》因此弥漫在我们的校园。先是有人传抄了那些唱词,然后又学会了那些唱腔。对面女生楼不时传出“花谢花飞飞满天”,男生宿舍的楼道上会突然响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再反复收听收音机播放的越剧《红楼梦》,就有了凄婉的感动,那种感动一直深入到的骨髓,并且和青春一块留在过去的日子里了。 十几年以后的一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小百花"重新排演的越剧《红楼梦》。一样的唱词,一样的唱腔,只是换了演员。仅仅只有几个主要片段,但字字泪,声声腔,就像当年一样润湿了我的心灵。时光已经老去,而宝黛的爱情就像一段洁白、绵软、高贵的绸缎,浮泛着不曾磨灭的岁月的光泽,令污浊的双手不忍触动,令粗糙的心灵根本无法靠近。在那种久违的情愫中,我突然感到了时代的隔膜,和现代人对情感的隔膜。 故事片电影《红楼梦》我还未曾看过。记得电视剧连续剧《红楼梦》上映的时候,曾经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我不喜欢电视剧《红楼梦》,除去她独具匠心、毫不逊色的片头曲,整个电视剧沉迷在那种过于奢侈的荣华富贵的场景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像个小媳妇一样微不足道;八面玲珑的薛宝钗秀色可餐;只有威风凛凛、张扬跋扈的王熙凤出尽了风头,占尽了风光,简直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再加上后几集胡编乱补的“探佚学”结局,我没有看见显现在《红楼梦》背后的那种苍凉与美丽,没有了那种苍凉与美丽的《红楼梦》就失去了她特有的本质魅力,也就违背曹雪芹掩抑在繁华似锦生活背后的那把“辛酸泪”了。我没法走近电视剧《红楼梦》,是因为她的轻浮与虚假。 往事随风而去,但留在记忆里。互联网让越剧《红楼梦》又回到了我的面前和耳畔,就像冀盼已久的心灵回音,风物依旧,魅力不减当年。细细品味那词那曲,平添了更多的惆怅与感慨,因为越剧《红楼梦》与现代人所渴望所追求的已经越来越远了,但她就像初恋的情人在心中占据着永远的地位,她是在绝望的现实生活中一支永远的绝唱,并伴随到我们生命的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