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方雪雯(旧帖重贴)
作者:小泉 标签:方雪雯 | 阅读次数:105 |
![]() ![]() ![]() |
| ![]() ![]() ![]() |
感受方雪雯
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独坐窗下,对月感怀,空气中流动着的是她清亮孤傲的越音......也许 ,对我而言,这是感受她的最佳氛围,虽然从未曾刻意的去尝试过。 昨夜,不,今晨难眠。其实我很累很困非常疲倦,却了无睡意,黑暗中痛苦的睁着眼(因为我真的非常非常的想睡觉),不可遏止的想念她。一会儿是气度不凡的白衣书生,一会儿是温柔款款的深情郎君,一会儿是顾盼胸飞的少年俊才,一会儿是酸溜溜傻呼呼的呆秀才,一会儿是雄赳赳色迷迷的大将军......而那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南唐后主(是吧?我是没看过的)又该是怎样一个俊俏的人物呢?我却想她不出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就只有她雾蒙蒙像含着水气亮晶晶像会放电的一双眸子,还有她眉间那颗为她增添了如许风情和韵味的痣(我决定为它取名叫“英雄痣”了,呵呵^_^)! ...... 看了《百花戏苑》中江瑶的“莲花落”,突然非常的想看我家方雪雯的这一段,还有她的“人去楼空空寂寂” 也许,我感受到的永远都是以前的她曾经的她,也许我很肤浅很自以为是,但有些东西是不可能改变的了,至少在我的想法里是如此,那就是:遗憾和无奈! ...... “意义不同了,我的心也不同了”(1758) 志 2000/02/29 13:23 71点击 0票 第69280张帖 是的,物是人非事事休! 特别特别想看一看我家方雪雯和何英的《梁祝》,她们是我心目中绝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我甚至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遍这个戏,直到最近托何英的福才算了却了一桩心事,可仍有遗憾,因为那是高谨,不是我家方雪雯! 看过几个她“十八相送”的MTV,都不是很完整,有何英、有颜恝、有陈飞,等等。看的最多就是她和颜恝了,和颜恝在一起,她真的就像个憨厚老实的大哥哥。我不喜欢她的“惜别离”,除了感觉不对外,还因为她的那身行头没有茅茅的好看。还看过一个MTV,“听英台说出心头话,我肝肠寸断口无言”,踉跄的脚步、孤独的背影、茫然的目光,仿佛不知身在何处,仿佛已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金鸡蹄破三更梦,狂风吹折并蒂莲”,欢欢喜喜而来,伤心欲绝而去,满怀希冀,化为泡影,“我只道有情人终能成眷属,谁料想今生难娶祝英台”,哦,终于清醒的意识到了,这是事实,这是再无力改变的事实,这是痛彻心扉却无可奈何的事实,“满怀悲愤何处诉?!无限欢喜变成灰......”是啊,为什么?为什么?早知如此,当初又为何给我希望?既是给了我希望,为何又给我一次又一次更残酷的失望呢?倘若当初不曾希冀,心中便不会有如此强烈的牵挂,付出了所有的爱怜,却又要逼我离去,事到如今,你却叫我如何选择?!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无意义的形体又何必留在世上苦苦挣扎?! 从昨天到今天我不停的在看这段“无限欢喜变成灰”,一遍又一遍,很久不曾听歌的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情歌,“最爱你的人是我,你怎么舍得我难过,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从来没有感动过......”老妈在一旁默默的陪我看了一会儿,忍不住问,这是谁。我无可奈何的回答,说了很多遍了,她叫方雪雯。老妈夸她,很好,很不错。我苦笑,是啊,是不错,是很好...... 我还在痴痴的等她的《茶圣陆羽》,我还在心心念念的盼着她的个人专场,希望它们不会成为我梦中的“海市蜃楼”! 从来没有一个时候像现在这样,我强烈的想多知道一些她的事情,哪怕是仅仅看到别人写她的名字我也会很开心。兰芝,我的好兰芝,你不是在电视上看到她了吗?她现在是什么样子?胖了?瘦了?你能和我说说吗? 这一个“梁兄”(1445) 小泉 2000/02/29 18:33 61点击 0票 第69303张帖 遗憾得很,方雪雯与何英的《梁祝》,我也只看过“十八相送”这一段。只记得在观音堂里,英台拉着梁兄拜堂时,方雪雯脸上那种哭笑不得,又是诧异又是无奈的表情煞是可爱。贤弟呀,你今天这是怎麽了,连男女都分不清了?哎呀快放开我,哎,哎…… 何英与远在台湾的高瑾有过《梁祝》,却不曾与同在一个团的方雪雯留下一个完整的版本。而方雪雯呢,在遥远的法兰西上演过此剧,我们这些身在国内居于北方的人却无福观看,真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记得97年浙百到天津演出“满庭芳”,我对那红红火火的“惜别离”兴趣不大,倒是在天津惯有的演员加唱中领略到了“梁兄”的魅力。只记得当那清亮而不失韵味的佳音传来时,兴奋得犹如失去了自我;只记得“仁兄宏论令人敬,志同道合称我心……”短短的四句唱,在偌大的剧场里激起了三次掌声。以后的一段日子,是伴随着“梁兄”度过的。那是我在听完加唱后毫不犹豫买下的两盒《梁祝》磁带。 “那一日钱塘道上送你归……”随着小金铃的伴奏,一个颇有金属质感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方的范派与传统的范派如此有区别,却为何依然不减它的美丽,她是在用心演绎这个凄美动人的传说啊。 一句“金鸡啼破三更梦”处理的何其细腻。“啼破”一处把“破”字用清晰的亮音送到脑后。是啊,终于明白了,那美好生活的憧憬,那奋起抗争的意识,都只不过是泡沫一般的幻梦。梁兄啊,你就醒了这麽一回,无情的现实却把你彻底击垮了。 怪不得《梁祝》在法国演出时,就有几位法国朋友为之倾倒,执意要买下她用过的“梁祝”的戏装,他们称之为“伟大的艺术品”。其实一直羡慕着这些法国的朋友,他们能看到方亲身演绎的梁兄,我却只能从录音中捕捉“他”的美丽。这一个梦中的梁兄,何时才会真切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呢? 多谢三春爱妻(550) 志 2000/02/29 21:10 50点击 1票 第69317张帖 终于有人和我说说方雪雯了,终于可以感到一点点的欣慰 记不得谁曾在论坛上说过,学范派其中有一样就是学嘴形,嘴嘛,要肯张开才好。见过许多的范派小生,嘴张的太大了反而不美,像陈雪萍,有个朋友评价她在《梨花情》里的表演,说她晾衣服的架势都像在作诗,很是有趣。也许是我偏心了,因为我觉得我家方雪雯无论怎么张嘴,都不影响她脸部的整体美观。 (插一句,三春爱妻,你说的〈梁祝〉磁带是方雪雯的吗?她和谁?) 是啊,“无限欢喜变成灰”,透过哀怨的双眼,我仿佛可以看到她心中的那一份凄楚和无奈! 梦中的梁兄,是啊,永远只能是梦中的那个梁兄了!这将是我终身的遗憾。 颇有同感。(1351) 小泉 2000/02/29 22:16 42点击 0票 第69331张帖 阿志,我也为能找到人一起谈她而高兴呢。以后我们还可以聊聊她演的其他角色。 听说范派口型用不好,唱起来会相当难看,还说这是个矛盾的问题,口型好看怕就唱不好,可我想这总在演员自身功力了,要是会用的话,怎样唱也不会影响美感的。 我一直在想为什麽这部《红丝错》会有这样的魅力,舞台版演的挺红火,又拍了电视剧,现在又搞电影,据说电影胶片能保存一百年左右,怪不得方在“戏曲版”做嘉宾时直说自己幸运,她参演的《五女拜寿》《红丝错》《唐伯虎落第》都拍成过电影啊。 我想还是有剧本的原因,《红》、《五》都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都赞扬了真善美的高尚人格,都有圆满的结局,这毕竟是符合大部分观众的欣赏习惯的。这个茶圣陆羽,我想象中应该是一个比较飘逸,从容淡泊的人物,而且题材也蛮新颖的,中国的茶文化,应该大有文章可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