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畸笏叟和脂砚斋到底是一人还是二人,他与曹雪芹是什么关系?
作者:知秋一叶 标签:曹雪芹 小红 | 阅读次数:745 |
![]() ![]() ![]() |
| ![]() ![]() ![]() |
脂砚斋和畸笏叟是脂评的主要撰写人,在《红楼梦》的早期抄本上,有脂砚 斋署名或系年"已卯冬(夜)"可以肯定为其批语者有七十条,署"畸笏(叟,老人 )"的评语或系年"壬午"、"丁亥"等可以确定出于其手的共九十四条。而今存甲戌 、已卯、庚辰本均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已卯、庚辰本又有"脂砚斋凡四阅 评过"的题记,故今存约三千条左右的脂评大多数应为脂砚所批。畸笏叟与脂砚斋 到底是一是二?其身份如何?目前意见还未能统一。 有人主张畸笏叟即脂砚斋,其主要理由是:①畸笏之名是"壬午"(1762)年 开始出现的,"畸笏"出现后即不见脂砚斋的署名。②两者评语的方法、用字、题 材、感叹、口气等均相类似。③庚辰本第二十二回有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 事,今知者聊聊[寥寥]矣,不怨夫!""前批知者聊聊[寥寥],今丁亥夏,只剩朽 物一枚,宁不痛乎!"两批应出一手。据而推论,前条批者脂砚即后条批者畸笏, 两者本为一人。然因前条批语可以释为畸笏所批,故此推论尚有争议。1964年, 靖本批语抄件传出,上引后条批语作:"前批知者聊聊,不数年,芹溪、脂砚、杏 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这样,畸笏叟与脂砚 斋就显然是两个人了。只是靖本迷失,尚无确切不移的直接文献证据。 畸笏和脂砚的身份及其与曹雪芹的关系问题,也有诸多不同的说法。认为脂 砚即畸笏者,或谓其即作者曹雪芹之续妻,小说人物史湘云的原型,或谓其即作 者之叔曹硕。然而脂砚及畸笏的批语有明显非出自女性之手者。如第十八回在"龄 官自为此二出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句下已卯 、庚辰、蒙戚三本均有双批言及"余历梨园子弟广矣,各各皆然,亦曾与惯养梨园 诸世家兄弟谈议及此"诸语,显示脂砚斋是个惯养戏子的纨袴,决非女子;而庚辰 本第二十四回醉金刚一段有署"壬午孟夏"的眉批,称"余卅年来得遇金刚之样人不 少,不及金刚者亦不少,惜书上不便历历注上芳讳,是余不是心事也",证明畸笏 有过与市井流氓交往的经历。而且,曹硕此人的存在亦未曾得到文献证实。 其实,畸笏和脂砚的身份可以根据其批语的内容和特征推知。从畸笏的批语 可以推知他极可能是作者曹雪芹的父辈曹頫,因为: ⑴甲戌本第二十八回页十在"有不遵者连罚十大海"旁有批:"谁曾 经过?叹叹。西堂故事。"庚辰本同回亦有 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 。壬午重阳日。"据曹寅《楝亭集》及施瑮 《病中杂赋》之八诗注,"西堂"是江宁织造署内的书斋,曹寅曾 自号"西堂扫花行者",故自幼在江宁由曹 寅抚养长大、后来又经康熙帝特旨挑选为曹寅嗣子并继任江宁织 造的曹頫,见到"大海饮酒"就不禁联想起 当年在江宁的生活,从而不胜感慨了。 ⑵庚辰本第十七回、十八回在"那宝玉未入学之先,三四岁时已得 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几千字在腹内 了"句旁有批:"批书人领至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 姊先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此批 应出畸笏之手,"先姊"应即曹寅长女平郡王纳尔苏妃,亦即曹頫 之姊。小说中的元春就是以她为生活原型的。 ⑶甲戌本第十三回在秦氏托梦一段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全[今 ]犹在耳,曲指三十五年矣!伤哉,宁不 恸杀!"(又见庚辰本)同回末在凤姐想到宁府五弊上方眉批: "旧族后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 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后,令余想恸血泪盈。"(又见靖本批语 抄件)均应系畸笏于壬午(1762)所批。"三 十五年"前正是曹頫被抄家的一年("三十年"系据成数),亦即 雍正五年底六年初,所以他加批如此悲痛。 ⑷靖本批语抄作第122条为第五十三回回前长批,内有"亘古浩荡宏 恩无所,母孀兄先无依,变故屡遭不逢辰, 令人断肠心摧"。而此语恰恰与曹頫的身世相符。康熙五十一年 夏曹寅病故,未满三年其子曹颙又突然病死, 曹頫由康熙帝特旨入嗣并继任江宁织造,当时其母舅、苏州织 造李煦奏折亦有"圣主浩荡,洪恩一至于此" 之语;而曹頫在雍正年间屡遭严谴,后又因骚扰驿站、亏空帑 金等抄家、革职、枷号,确系"变故屡遭"。 曹頫在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约六十五岁,比曹雪芹长二十岁左右,所 以他自称"叟"、"老人"、"老朽",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也是他"命芹溪删去 "。靖本批语署年最晚者为"辛卯",所以曹頫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还活着,其 时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脂砚斋年龄与曹雪芹相近,大概是他的堂兄弟。如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合回 描写宝玉害怕严父一段旁批:"余初看之不觉怒焉,盖谓作者形容余幼年往事。因 思彼亦自写其照,何独余哉?信笔书之,供诸大众同一发笑。"脂砚与作者随便开 玩笑,显系年龄相近。有的批语点出素材时,透露脂砚与作者曾共同参与其事, 如第七十四回写凤姐借当事,庚辰本有句下双批:"盖此等事作者曾经,批者曾经 ,实系一写往事。"再如第七十七回抄检大观园后庚辰本有句下双批:"况此亦此 [是]余旧日目睹亲闻,作者身历之现成文字,非搜造而成者。……此一段,不独 批此,直从抄检大观园及贾母对月兴尽生悲,皆可附者也。"又如第三十八回写宝 玉叫烫合欢花酒,庚辰本亦有双批:"伤哉,作者犹记矮幽页 舫前以合欢花酿酒 乎?屈指二十年矣。"这类批语显示脂砚应与作者曹雪芹年龄相近,且曾在同一个 大家庭内生活,则两人的关系自以堂兄弟为近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爱新觉 罗·裕瑞在其《枣窗闲笔》中曾称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父,或许是把畸笏叟误以 为脂砚斋了。 (转自“红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