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三、加强薜宝钗形象的悲剧性

三、加强薜宝钗形象的悲剧性

作者凌雪 标签红楼 阅读次数:119
  鲁迅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薜宝钗就是这样一个很难简单地说清好坏的艺术典型,她给人们带来的美 感和思考都是多方面的。在红楼梦中薜宝钗的地位仅次于宝、黛、凤,她的戏如果太少,不仅会使这个出色的小说艺术形象给人的印象淡漠,而且由于三角中的一角不明显,必定有损于宝、黛形象的鲜明,还会降低全剧的思想艺术价值。因此如何在尽量不增加时间的前提下使这个艺术形象更富有生命力,是戏剧艺术改编者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难题。新版越剧《红楼梦》薜宝钗的形象显得有些苍白和简单化,只在规劝宝玉不要“结交戏子”的问题上稍稍展示了一点她的个性,而其他场次几乎无所作为,因此这个形象在戏里始终没有站起来。新版的“洞房”比旧版有所发展,也更加好看、好听,在时间基本上不增加的情况下还有不少发展空间。薜宝钗的形象可以在这里得到加强。薜宝钗是在完全知晓调包计的情况下扮演假黛玉的这,是她所极不愿意而又不得不从合命的事。面对宝玉口口声声亲热地叫“林妹妹”诉说自己是多么盼望着与她结合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这对这个少女的自尊心是多么大的伤害。薜宝钗是个外柔内刚的姑娘她的痛苦当不在林黛玉之下,遗憾的是以往所有的戏曲、电视剧、电影都忽略了从这个角度去揭示薜宝钗这极其丰富、痛苦而又令人同情的内心世界。总是让她可坐在床边,一言不发,直到宝玉揭了盖头、出走才有所反应。所以不妨在贾母、王夫人拉住宝玉劝说(不出声)时给薜定宝钗安排几句或几段抒发内心痛苦独白式的唱,这样有助于表现这个人物的悲剧性和形象的立体感。这一场应当成为薜宝钗的重场戏,她应当成为这场戏的真正的女主角。从舞台调度而言那张大床不宜面对观众,以挪至舞台右侧为好。这样就能使薜宝钗与观众的距离拉近,和贾母等人的距离增大,有助于她在舞台的一侧揭开盖头以虚拟方式唱出自己内心的无限悲哀。
现代人倾向于全面审美,不是只看剧情或表演,而是要求从音乐、道具、布景到小角色的表演都好看好听。西方歌剧和芭蕾经典之所以久演不衰讲究大制作,大场面,把小角色当大角色演,是一个大原因。而我们的传统剧这些年来不上座,也与此,有关新版在这些方面有重大突破,但是群众演员还是没有从一般龙套中摆脱出来,要下大功夫编好一些“群舞”。中国戏曲将表演和舞蹈程式化,现在要适当地将程式舞蹈化。元妃省亲时仪杖的出场,“洞房”中丫头们提着灯笼进屋等都可以再舞蹈化一点,尾声“太虚幻镜”中众仙子的舞蹈也可以编提更加精彩一些。中国戏曲的群舞要争取象小天鹅舞那样,在音乐和舞蹈上都肯人独立审美 的价值。昆曲《牡丹亭》的经验值 得借鉴,“冥判”中判官与小鬼们的群舞就非常成功。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