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魇
红楼梦魇
五详红楼梦--旧时真本
(之一)
--张爱玲
欣赏红楼梦,最基本最普及的方式是偏爱书中某一个少女。像选美大会一样,
内中要数湘云的呼声最高。也许有人认为是近代人喜欢活泼的女孩子。贤妻良母型
的宝钗与身心都病态的黛玉都落伍了。其实自有红楼梦以来,大概就是湘云最孚众
望。奇怪的是要角中独湘云没有面貌的描写,除了『醉眠芍药荫』的『慢起秋波』
四字,与被窝外的『一弯雪白的膀子』(第二十一回),似乎除了一双眼睛与皮肤
白,并不美。身材『蜂腰猿背,鹤势螂形』,极言七细高个子,长腿,国人也不大
对胃口。她的吸引力,前人有两句诗说得最清楚:『众中最小最轻盈,真率天成讵
解情?』(董康『书舶庸谭』卷四,题玉壶山人绘宝钗黛玉湘云『琼楼三艳图』,
见周汝昌着『红楼梦新证』第九二九页。)她稚气,带几分憨,因此更天真无邪。
相形之下,『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宝钗,宝玉打伤了的时候去探望,就脉脉含情起
来,可见平时不过不露出来。
前引董康那首七律,项联如下:
纵使期期生爱爱(云幼时口吃,呼二哥哥为爱哥)
无从醋醋到卿卿。
上句把咬舌──又称大舌头──误作口吃,而且通常长成后还有这毛病。下句也不
正确,黛玉不是不吃醋,吃得也有点道理。第二十二回黛玉跟宝玉呕气,宝玉没有
分辩,『自己转身回房来』,句下批注:『颦儿云与你何干,宝玉如此一回则曰与
我何干可也,口虽未出,心已误(「悟」误)矣……』回房袭人提起宝钗还要还席,
『宝玉冷笑道:「他还不还,管谁什么相干?」』批注:『……此相干之语,仍是
近文,与颦儿之语相干也。上文来(「未」误)说,终存于心,却于宝钗身上发泄。
素厚者惟颦云,今为彼等尚存此心,况于素不契者,有不直言乎?……』宝玉与宝
钗向不投契,黛玉嫉妒她一大半是因为她人缘太好了,又有金玉姻缘之说。湘云倒
是宝玉确实对她有感情的。但是湘云对黛玉有时候酸溜溜的,仿佛是因为从前是她
与宝玉跟着贾母住(见『四详』),有一种儿童妒忌新生弟妹夺宠的心理。她与宝
黛的早熟刚巧相反。
第五十七回湘云要替邢岫烟打抱不平,黛玉笑她『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这
些人里面是湘云最接近侠女的典型,而侠女必须无情,至少情窦未开,不然只身闯
荡江湖,要是多情起来那还得了?如果恋爱,也是被动的,使男子处于主动的地位,
也更满足。侠女不是不解风情就是『婊子无情』,所以『由来侠女出风尘』。
前几年我在柏克莱的时候,有一次有个漂亮的教授太太来找我,是美国人读中
国史,说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人的侠女崇拜──兼『中国功夫』与女权运动两
个热门题材──问我中国人这样注重女人的幽娴贞静,为什么又这样爱慕侠女。
这问题使我想起阿拉伯人对女人管得更紧,罩面幕,以肥胖为美,填鸭似的在
帐篷里地毯上吃了睡,睡了吃。结果他们鄙视女人,喜欢男色。回教国家大都这样。
中国人太正常了,把女人管得笔直之后,只另在社会体系为创造了个侠女,也常在
女孩子中间发现他的面影。
那天我没扯得这么远,也还在那间狭小的办公室里单独谈了三刻钟模样。她看
上去年纪不上三十,身材苗条,头发眼睛近黑色,面貌差不多的影星都还比不上她,
芳名若克三·卫特基(报上译为罗莎妮·卫特克,一作洛克沙尼·惠特基,又作薇
特玑);寄了本『毛泽东革命性的不朽』给我,作为报酬,也只好笑纳了,也没道
谢。大概他们夫妇俩都是新左,一两年后双双去北平见毛泽东,她访问江青,我也
是最近才在报上看见,也在电视上看见她。中共『两报一刊』指控四人帮『维持非
法的对外关系,出卖国家与党的重要机密……』『传说政治局的报告称:江青在一
九七二年后接受美国学者罗莎妮·卫特克的访问中泄露了党政机密。它说,江青安
排了此项访问,希望卫特克能写一本书,建立江青的声望,以方便她最后的「篡党
夺权」。』(华盛顿邮报)『四人帮之一的姚文元曾陪同江青接受访问。那一系列
访问历时一周,前后达六十小时。……』(纽约时报)『……美国学者洛克沙尼·
惠特基相信,江青是一个女人仍然活在男人支配的世界中,她已受到伤害。』(纽
约时报)末句是公式化的女权运动论调,将江青视为被压迫的女性,令人失笑。
言归正传,且说史湘云,由于我国历来的侠女热,多数读者都觉得她才是宝玉
的理想配偶。传说中的『旧时真本』内宝玉最后与湘云结合,我一向暗笑这些人定
要把他们俩撮合成了才罢,但是四详红楼梦后,看法不同了。
『四详』发现早本不自黛玉来京写起,原有黛玉来之前,湘云小时候长住贾家,
与宝玉跟着贾母住一间房──介绍湘云的时候大概有容貌的描写──都删掉了,包
括湘云袭人暖阁夜话──第三十一回在二人谈话中追叙──湘云当时说的『不害臊
的话』──有关婚事,因为是在袭人贺她定亲时提起的;也与她们俩过去深厚的交
情有关,因为湘云接着就说:『你还说呢,那会子咱们那么好……』『不害臊的话』
当然是湘云说但愿与袭人同嫁一个丈夫,可以永远在一起。预言的应验含有强烈的
讽刺,正像许多神话里有三个愿望一一如愿,而得不偿失,使人啼笑皆非。
是否因为结局改了,所以同事一夫的伏笔也删了,连同宝玉湘云青梅竹马的文
字以及湘云相貌的描写?
第三十一回的金麒麟使黛玉起疑。回前总批说:『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
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惑?』周汝昌认为此回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指宝玉最后与湘云偕老。他这样解释这条批:
论者遂谓此足证麒麟与宝玉无关。殊不思此批在此只说的是对于『木石』来讲,
『金玉』已定。若麒麟的公案,那远在『金玉』一局之后,与『木石』并不构成任
何矛盾。当中尚隔着一大层次,所以批者语意是说只当关切金玉,无庸再管麒麟的
事。
──『红楼梦新证』第九二四页
这当然是强辞夺理。黛玉怎么会不关心宝玉将来的终身伴侣是谁,何况也是熟识的,
与自己一时瑜亮的才女,即使他们的结合要经过一番周折。
但是一直有许多人相信『白首双星』回目是指宝玉湘云。因此脂批又代分辩,
批回末一节:『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
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表示这兆头应在卫若兰身上。
八十回内卫若兰只出现过一次,在第十四回秦氏出丧送殡的行列中。秦可卿的
故事来自『风月宝鉴』。『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书中才有秦氏大出丧,才有卫
若兰其人。问题是秦氏丧事写进此书是就有卫若兰了,还是后添的,在吊客名单末
尾加上个名字。
『风月宝鉴』一收入此书,书中就有了太虚幻境。太虚幻境的册子与曲文都预
言湘云早寡:『展(即「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厮配得才貌仙郎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已经是『斜辉』,夕阳西下了,而且『终久』,
显然并没有再婚。如果当时还没有卫若兰这人物,那么她嫁的还是宝玉──『才貌
仙郎』不会是无名小卒。但是从来没有宝玉早死之说,而且曲文明言金玉姻缘成就,
若是婚后宝钗早卒,续娶湘云后宝玉也早死,成了男女主角三人都早死。所以还是
只能是『风月宝鉴』一搬过来就添了个短寿的卫若兰,作湘云的配偶。从此湘云的
命运就是早寡守节,不能与任何人偕老。『白首双星』显然是早本回目,因此冲突。
这早本没有卫若兰,已有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当然是指此回的宝玉
湘云。
──『四详』认为『白首双星』原指卫若兰与湘云偕老,书中有了太虚幻境之
后,十二钗都属薄命司,才改湘云早寡,是错误的。──
显然早本有个时期宝玉湘云同偕白首,后来结局改了,于是第三十一回回目改
为『撕扇子公子逐欢笑,拾麒麟侍儿论阴阳』(全抄本),但是不惬意,结果还是
把原来的一副回目保留了下来,后回添写射圃一节,使麒麟的预兆指向卫若兰,而
忽略了若兰湘云并未白头到,仍旧与『白首双星』回目不合。脂批讳言改写,对早
本向不认账,此处并且一再代为掩饰。
畸笏嗟叹『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该是整个一回本遗失,类似己卯本、
庚本的第六十四、六十七回,都是改写得相当早的,编十回本时找不到了,与借阅
者遗失的那『五六稿』不同,不是遗稿。
第二十二回『宝玉悟禅机』,黛玉看了他的偈与词,告诉袭人『作的是顽意儿,
无甚关系』。庚、戚本句下批注:『黛玉说无关系,将来必无关系。余正恐颦玉从
此一悟则无妙文可看矣,不想颦儿视之为漠然,更曰「无关系」,可知宝玉不能悟
也。盖宝玉一生行为,颦知最确,故余闻颦语则信而又信,不必定宝玉而后证之方
信也。』看这一段的语气,批者是初看此书,还不知道结局怎样。第二十二回来自
极早的早本,这条批该是初名『石头记』时批的。
稍前宝玉填了词,『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庚、戚本句下批注:『前夜已
悟,今夜又悟,二次翻身不出,故一世堕落无成也。』在这最初第一个早本里,显
然宝玉后来并未出家。
与史湘云白头偕老,自然没有出家。如果晚年丧偶后出家,那是为了湘云,不
是为了黛玉了。
出家的预兆在第三十、三十一回,两次都是宝玉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你死了
我做和尚』,一次向黛玉说,一次向袭人说。第二十九回至三十五回这七回是在书
名『红楼梦』期前或更早,加金钏儿的时候改写的,除了几段保留下来的原文,都
没有回内批。出家的预兆是否这时候插入的,不得而知,因为这几回后来有还改写
过一次。反正预言出家这两段是后添的。
此书初名『石头记』,改名『情僧录』。第一回甄士隐抱着女儿站在门口,街
上来了一僧一道,『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哭起来』。甲戌本批:『奇怪。所
谓情僧也。』情僧原来是茫茫大士,二仙之一。这与楔子冲突。楔子里空空道人宝
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一部书抄了来,看了此书『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
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名「石头记」为「情僧录」。』情僧是空空道人悟后
的禅号。
空空道人入山『访仙求道』,似乎是个道士,而不是随便取得别号。道士改名
情僧,非常奇怪。但是我们一旦知道情僧本来是茫茫大士,就恍然了。最初楔子较
简短,石上刻的文字是茫茫大士录了去的,因此书名一度改为『情僧录』。此后添
写空空道人这人物,与石头问答,借石头口中发挥此书与一般才子佳人的小说不同
处。但是改由空空道人抄录『石头记』,不得不牺牲『情僧录』书名,因此使空空
道人改名情僧,『情僧录』就仍旧保留在一系列书名内。
先后两次『情僧录』都是指情僧作的记录。如果双关兼指情僧的故事,即宝玉
为情削发为僧的故事,也是书名改为『情僧录』之后的事了,初名『石头记』的早
本内,宝玉没有出家。
楔子末尾那一系列书名,按照时序重排,是初名『石头记』,改名『情僧录』,
十年五次增删后又改名『金陵十二钗』;增删时将『风月宝鉴』收入此书,棠村就
主张叫『风月宝鉴』;最后畸笏建议总名『红楼梦』,但是到了一七五四年,脂砚
又恢复『石头记』原名(见『二详』)。十年改写期间,大概前期仍旧书名『石头
记』,后期已改『情僧录』。
楔子里后加的空空道人一节,内有:
空空道人听了此话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批注:本名)再细阅一遍。
加空空道人时,书名仍是『石头记』,但是作此批时,书名已改『情僧录』或『金
陵十二钗』或『红楼梦』,因此在『石头记』下注明『本名』。但是此回回首还提
起过『石头记』,并没有批注『本名』: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
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劈头第二句,批者决不会错过此处的『石头记』。唯一可能的解释是作批时还没有
这一段。
第一、二回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是不可分得。显然自述一节起初并没提甄士隐
贾雨村,而是这样:──括弧内文字是后加的──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
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
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当此则
自欲将已(以)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
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我之
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其短,一并使七泯灭
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防(妨)我之
襟怀笔墨。〔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
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初名『石头记』,就是指青埂峰下大石上刻的记录。所以那篇楔子是一直就有
的。楔子前的这段作者自述与楔子冲突──楔子里这部书没有作者,是凭空出现,
刻在大石上的。自述一节当是隔了个时期添写的,此后发觉矛盾,因又插入一段解
释:是将真事隐去,所以『借通灵(玉)──即石头──之说』自譬。加解释的时
候,已经添写了甄士隐贾雨村两个人物,趁此说明二人命名由来。畸笏把这篇自述
收入『凡例』内,大概就是为了隔离作者自述与楔子,因为一旦隔开了,楔子是作
者所着小说的一部份,楔子内此书出现的奇迹当然是虚构的,不必另加解释,因此
删去『借通灵之说』这句,成为:『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
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甲戌本)
甄士隐梦游太虚,『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始有太虚幻境,因此是收并『风月
宝鉴』后才加了甄士隐贾雨村二人。
第一个早本没有第一、二回,只有楔子;写贾家不似今本自黛玉来京写起,而
先写湘云幼年长住贾家。今本自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上引渡到雨村送黛玉进京。第
一个早本显然是从贾家的观点写黛玉入京,没有另起炉灶写江南那边。
『四详』分析第二回介绍三姊妹一段的改写经过,加了『因史太夫人极爱孙女,
都跟在祖母这边读书』这两句,才删去贾政将迎春『抚为己女』句,因为不复需要
解释迎春为什么住在贾政这边;但是此后又将惜春改为贾珍之妹──当然是因为有
了宁府──以至于侄孙女也归入『孙女』之列。因此是先加贾赦夫妇,后加宁府。
甄宝玉家出现在下列诸回,各回定稿年份如下:
第二回(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一七五四本特徵)
第七回(一七五五年左右──回末诗联作结)
第十六回(一七五四年─回末套语或诗联)
第十七、十八合回(一七五五年左右──回末诗联作结)──仅只小字批注提起。
元妃点戏,『仙缘』『伏甄宝玉送玉』
第五十六回(一七五四年──回末无套语或诗联)
第七十一回(一七五四年──同上)
第七十四回(一七五四年──回内有『(左反犬右任,音gu
ng)』字,一七五四本
特徵)
第七十五回(一七五六年──回前附叶有日期)
有甄家的这几回都定稿很晚,但是第五十六回梦甄宝玉一节有『长安都中』这
名词,早本特徵之一。这是因为甄家文字分两个阶段,本来用甄家抄家影射曹家,
贾家并未抄没,自一七五四本起才改为甄家抄家是贾家抄家的预兆。
甄家是否书中一直就有的?
有甄家的八回,内容如下:
第二回:甄士隐贾雨村的故事。
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甲戌本回目)──秦钟来自
『风月宝鉴』。显然是『风月宝鉴』收入此书后新写此回;香菱一节涉及甄士
隐贾 雨村故事。
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风月宝鉴』收入此书
后新写的。回内又有香菱一节。
第十七、十八合回:省亲──与王妃归宁不同,元春改皇妃后新写的。
第五十六回:第五十四回至五十六回来自极早的早本,但是甄家一节是第五十六回
回末一个后添的尾巴,一七五四年自早本他处移来(见『四详』)
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嫌隙人』指邢夫人
陪房女佣。书中加贾赦邢夫人后新写此回。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抄园是后加的情节
(见『三详』);宁府也是后加的。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上半回写宁府,下半
回回目指贾赦视贾环的中秋诗为袭爵之兆。加贾赦与宁府后始有此回。
除移植第五十六回的一节无法判断外,其他七回在第一个早本的时候都还不存
在。因此第一个早本没有甄家。
贾雨村是贾家获罪的媒介。第七十二回贾琏怕雨村贬降会连累他们,林之孝也
担忧贾政贾珍与他太接近。凤姐又代雨村的好友冷子兴说过情,贾赦古扇案也是雨
村经手的。太虚幻境的曲文画册又指出宁府是罪魁祸首:『箕裘颓堕皆从敬』、
『造衅开端实在宁』。此外还有贾政收藏甄家寄存财物,代隐匿籍没的家产。
第一个早本没有宁府贾赦,没有贾雨村,也没有甄家。所有贾家犯事的伏线都
不存在,可知此本贾家并未获罪。
此本宝玉湘云白头偕老,家里又没出事,是否结局美满?红楼梦起初并不是个
悲剧?
(未完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