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精彩文章 -> 我看《妙玉净心》(二)

我看《妙玉净心》(二)

作者wrer 标签方亚芬 阅读次数:64
接下来是妙玉回想与宝玉分别时的情景,其中予动作于舞蹈的表现手法,很有新意,也非常优美,将越剧特有的柔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妙玉不小心踏上了宝玉的脚印,她特有的洁癖引出下列的唱段:
啊呀呀,这魔王脚印不清爽,
脏了我女儿绣鞋帮。
跺不掉,蹭不去,
似沾似粘胶一样,
又气又羞又急恼,
脸发烫来心发慌。
方亚芬在这段唱中将妙玉的性格更进一步的体现出来,特别是后两句,真的是“又气又羞”了。
何不取过青竹帚,
狠将他脚印全扫光。
……
这一扫,脏了我竹帚犹可凉,
怕就怕,将我和他扫在一起两依傍。
(两依傍,你求之不得意在心藏,
又何必,心口不一,装模作样。)
这两段,最出色的莫过于方亚芬对含有韵脚ang的唱词的演绎,袁派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唱句中含有后鼻音的唱词的演唱,“帮”、“样”、“慌”、“光”、“谅”、“傍”这几个字吐字清晰有力,音调起伏不一,将袁派的优点完美的展现出来。
此外,方亚芬倒持竹帚的舞台造型非常好看,我简直不能想象拿扫帚也能有这么优美的姿势。特别是扔去竹帚时,动作轻缓,姿态幽雅,在极其平凡的动作中给人一种美妙到无法用言语去形容的享受。
气咻咻,回禪堂捧饮香茗,
(这玉杯,宝玉捧过你岂可饮。)
这玉杯,他既用过我摔了它,
摔了它,怕惊动佛祖吓坏菩萨。
这里有一段饮茶的动作,可能是从京剧《贵妃醉酒》中得到的启发,难度很高,表现了方亚芬良好的柔韧性。
接下来是我最欣赏的唱段之一。
推开玉杯,心神安下,
静坐蒲团,无牵无挂。
啊呀呀,蒲团与往日也变化,
坐着它,好似火烤与针扎,
扎得我心绞如乱麻,
烤得我脸红如桃花,
为什么,无缘无故似着魔,
(原来为宝玉坐过它。)
前两句是慢板,方亚芬虽然唱得缓慢,音调的起伏也不是很大,但“下”和“挂”字的拖音,相对于前面所谈的“淌”字的拖音而言,显得更长,细微处的变化也更多了,方腔的特色真正开始显现了。更难以置信的事,听完这两句后,能使人极其烦躁的心情与妙玉一同平静下来,这两句有多大的魅力啊。
后几句转为中快板,“化”、“扎”、“麻”、“花”四字清脆入耳,“麻”和“花”中更加入了颤音,显得弹性实足,充满磁性,使“扎得我心绞如乱麻,烤得我脸红如桃花,”这两句好听至极了,每听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我用言语是无法形容了,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段中,在唱“好似火烤与针扎”时,方亚芬側身甩袖的动作相当优美,配合唱段,给人的感觉是我看越剧以来少有,不!是没有过的,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