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宝钗会疼人
作者千杯不醉
标签宝钗
阅读次数:83


薛宝钗的性格是丰富的,多重的。这就使得读者在评论她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她机警,她有城府,她懂得保护自己,她会取悦长辈……这些品性和行为方式常常成为她遭受指责的依据。相当多的读者不喜欢她的八面玲珑、少年老成,认为她这些品性与一个十几岁姑娘的身份很不相称。而事实上,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又造就了宝钗的可爱。宝钗诸事明白,善解人意,特别会疼人,这使得她在贾府里有了很不错的口碑。
宝钗最先帮的是史湘云。史湘云是一个生性豪阔的人,见姐妹们起社做诗热热闹闹,兴头儿上不由分说便咋唬让自己做东道开一次诗社。谁料,轻喏之后心中却全无筹划,想办呢,自己又没钱,为此跟家中并不富裕的婶婶要又不合适;不办吧,又答应了众姐妹。正在作难的时候,又是宝钗帮她出谋划策,不仅为她提供了螃蟹宴上的一应物品,还别出心裁地帮她设计了办诗社的框架。这次借螃蟹、菊花起的诗社,是办得最为成功的一次:螃蟹宴上,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长辈高兴,凤姐、平儿等平辈也高兴。这次宴饮,既照顾了鸳鸯、袭人、紫鹃、司棋等有名的丫鬟,又顾及了粗使婆子和一些无名的小丫头。最为重要的是,宴后众姐妹和宝玉的诗情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次诗社,没用湘云花一两银子,也几乎没让湘云操一点心,办得周周全全,皆大欢喜。若非宝钗出资、出面相助,哪能如此圆满!
宝钗关照的第二个人是林黛玉。黛玉寄居贾府,孤苦无助,宝玉成了她惟一的知己。为了不使自己终身失托,她对每一个亲近宝玉的异性都视为对自己的威胁,持敌对态度。她刺湘云、讥宝钗,拈酸吃醋使小性儿,说起话来不饶人。对此,湘云是反唇相讥的,宝钗有时却视若未闻,敞开胸怀全接受了。她不仅不怨黛玉,还更加体谅、体贴黛玉。黛玉说错了酒令,宝钗并不揭她的短让她难堪。黛玉饮食不济,屡犯旧疾,宝钗为她调换药方,建议改吃燕窝粥。又怕黛玉虑及下人们的口舌,不好向贾母、王夫人讨要,自己便背地里将燕窝送给黛玉。这事让黛玉大为感动,肺腑之言全掏给了宝钗,自此,黛玉将宝钗视为亲姐姐一般,还要坚持认薛姨妈做娘。这倒不是黛玉小鸟依人,而是宝钗太会做姐姐了。宝钗对黛玉的关照,拉近了两人的感情,也对黛玉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前,黛玉见别人有人疼爱,动辄心生嫉妒,自我感伤;而在两人互诉衷肠之后,贾母再疼宝琴时,黛玉亦觉欣然了。这是宝钗对黛玉的最明显的熏陶。
宝钗关照的第三个人是邢岫烟。岫烟家道贫寒,到贾府投亲是为生计所迫。她的父母是邢夫人的兄嫂,又没什么能耐。不仅邢夫人不关心岫烟,她的父母也不关心她。在大观园中,她又恰恰与懦弱无能的迎春住在一起,迎春连自己还照顾不了,更无心关照岫烟。岫烟一方面要照顾父母,另一方面自忖是外来人,又要时不时地拿出钱来买下人们的好儿,心里颇受煎熬,无奈之下才典当了绵衣换取几个零花钱。宝钗见她穿得单薄便细问缘由,接着好生劝慰,替她出主意想办法,教她做人之道,并令丫头为她赎出衣服解决避寒问题,这里表现出的完全是一个大姐姐对小妹妹的真心疼爱之情。怪不得岫烟与薛蝌定亲是先取中宝钗后取中薛蝌呢,从宝钗那里,她能得到在亲人身上也得不到的温暖。
宝钗会心疼妹妹,也会心疼母亲。在年幼的妹妹们面前,她是一个大姐姐;在母亲面前,她又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好女儿。在薛姨妈看来,儿子薛蟠是指望不上的,家中有了大事,她必得和宝钗商量,平时愁了闷了,也只有宝钗能开她的心。尤其是在儿子薛蟠入狱、媳妇金桂撒泼之后,若没有宝钗的劝慰,薛姨妈不知会愁成啥样呢!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