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經藏·雜部》選譯(一)
念處集(二則)
【按:本巴利經選原為《雜阿含經校釋》中的補佚經,由金暉、王建偉巴譯漢,今刊此,以饗讀者。參見《雜阿含經校釋》第二冊“念處集”。】
芒經
巴利本(S.47.78 Sūkiya),參考巴利本(S.45.154 Sūkiya)
“譬如,諸比丘,若稻穀麥穗正願者,手足壓之,則破手足、出血,斯有是處。何以故?諸比丘,穀穗正願故。如是,諸比丘,若比丘見正願、修道正願者,則破無明、生明、作證涅槃,斯有是處。何以故?諸比丘,見正願故。
“諸比丘,云何比丘見正願、修道正願者,則破無明、生明、作證涅槃耶?在此,諸比丘,比丘於身隨觀身住,勤勇、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於受……於心……於法隨觀法住,勤勇、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諸比丘,若比丘見正願、修道正願者,則破無明、生明、作證涅槃。”
-----------------------------------------------------------------
怠經
巴利本(S.47. 33 Viraddho)
“諸比丘,怠於四念住者,怠於趣正盡苦之聖道。諸比丘,勤於四念住者,勤於趣正盡苦之聖道。云何為四?此間,諸比丘,比丘即身隨觀身住,熱忱、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即受……;即心……;即法隨觀法住,熱忱、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諸比丘,怠於此四念住者,怠於趣正盡苦之聖道。諸比丘,勤於此四念住者,勤於趣正盡苦之聖道。”
来源:阿含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