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者阿姜·迦亚裟柔开示(八则)
【阿姜·袈亚裟柔《心灵食物》2016年6月4日】
我们总是感到生活似乎没有任何意义,总是感到生活枯燥乏味,于是想寻求特别的刺激,逃离无聊的日常生活,这也是导致很多丑恶社会现象的根源之一,其中包括赌博和通奸。
对于很多禅修者来讲,这种渴求表现在,对特殊幻觉和体验的追求,他们把禅修视为逃脱平淡无奇的现实世界的便捷,和获得特殊圆满幸福的通道。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问题的结症并不是去寻找一个可以投奔的,驻在内心的世外桃源,而是每天都能够用全新的眼光看待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
这就好比是:汽车的窗子被弄脏了,禅修不是把我们的汽车运输到宇宙中去,而是去清洁车窗,(由此得到的)快乐在于:我们可以清晰地(透过玻璃)观看,而不是看尽外面的世界。
------------------------------------------------------------------
【阿姜·袈亚裟柔《心灵食物》2016年6月7日】
每时每刻,我们把自己等同于身体和思想,或者,认为它们隶属于我们,我们经常会说“我的身体”、“我的感觉”、“我的注意”、“我的希望”、“我的恐惧”等等。但是,如果这些东西真地属于我们的话,为什么我们对它们没有多少控制力呢?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不能使自己焦虑得少一点?我们为什么不能阻止身体变老?我们怎么能说明,身心的确属于自己?
佛教导我们说:觉得有个永久独立的“我”,它是感官体验的拥有者,这个错误的思想是导致人类受苦的最根本原因,所有心灵智障也源于这个错误的认识。做为修禅者,我们必须修炼,从而培育内心的力量、宁静和幸福,以便清晰地看清身心的本质,由此,我们就会发现:只有万象的自然流淌,没有任何(所谓的)拥有者。这就是佛教导的解脱之路。
------------------------------------------------------------------
【阿姜·袈亚裟柔《心灵食物》2016年6月11日】
“愤怒急救法”(献给智能手机使用者)
1)躲到厕所里;
2)回想使你愤怒的那个人,同时自拍;
3)如果有录音程序,摁下录音键,尽情宣泄你对那个人所有愤怒;
4)坐下来、闭上眼睛、放松,想象你知道的最善良的人,这个善良的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
5)睁开眼睛;
6)看看刚刚的自拍,播放刚才的录音;
7)扪心自问:“你真的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8)你必须承认,你最大的、最危险的敌人就是你自己的愤怒!并坚信你能够战胜这个敌人,下定决心,要制服它!
9)起身离开厕所;
10)开始新的生活。
------------------------------------------------------------------
【阿姜·袈亚裟柔《心灵食物》2016年6月14日】
佛教导说:我们应该经常地关注无常,但是,很少有人遵循他的教导。无常似乎如此显而易见,以至于很多人没有看到,花时间反思无常所带来的好处,实际上,凡事都在变化这个简单的真理具有不可思议的深刻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遭受痛苦,是我们没有看透凡事都在变化这个真理的一个佐证,因为,如果我们对凡事都在变化,这个真理理解的越是深刻,由此遭受的痛苦就会越少,真正地理解了这个真理,我们就会得到解脱。
应该这样反思:
“这个欢悦是变化的”,
“这个欢愉不会长久”,
“这个欢愉始终都在变化”,
“这个欢悦最终会完结”;
“这个痛苦是变化的”,
“这个痛苦不会长久”,
“这个痛苦始终都在变化”,
“这个痛苦最终会完结”。
如此细究,必会引向智慧之路!
------------------------------------------------------------------
【阿姜·袈亚裟柔《心灵食物》2016年6月18日】
在日常生活中,对所有发生的事物都做出审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强烈的情绪反应,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似乎在提示我们:发生的事情非常重要。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回味过去的经历,我们可以看清楚:情况并非一贯如此。那些当时令人焦急,兴奋不已的事情,数年后的今天,再做回忆时,变得微不足道;而那些当时隐退在后,没有注意的事情,似乎非常重要。
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等到时过境迁后,才对我们的经历做一番清晰的审视,只要持之以恒地,做每日的禅修,那么,在禅修中、或者禅修之后不久,随着内心变得宁静,我们就会有洞察力。我们会意识到,平时觉得大的、严重的事情,实际上不值一提;而那些我们认为是区区小事的,实际上是一件大事的开始,应该立即处理。
------------------------------------------------------------------
【阿姜·袈亚裟柔《心灵食物》2016年6月21日】
在僧林寺院中,寺院的第一次钟声是在凌晨三点响起,之后,在一天内,钟声间歇性地响起,为寺院内每个日常活动,发出告示,钟声的意义不仅局限在时辰的告示,一般认为和尚们应该利用钟声,建立注意当下的定力。听到钟声,和尚们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瞬即的反应是热情?快乐?冷漠?或者抵触?和尚们对一天中每个时辰,对每一天响起的钟声有何不同的反应呢?
简化生活,可以让我们关注,对生活中有规律地发生要素的反应;反复观察我们的心灵如何对重复出现事情做出反应,可以使我们洞察心灵是如何工作的,可以看到它的偏见性、它的欲望、恐惧、坚定性、和善良。
------------------------------------------------------------------
【阿姜·袈亚裟柔《心灵食物》2016年6月25日】
在体育竞技中,和一个非常劣势的弱者竞争,并不是一件异常享乐的事情,打败了对手,并没有什么成就感;和一个非常强势的竞争者竞技,也不是一件心满意足的事情,被对手重创,感到挫伤,感到沮丧。最好的竞争对手是那些比自己略胜一筹的人,和他们竞技,让我们感到,是他们让我们发挥出最佳状态,我们也会发现,我们发挥得比自己想象的好得多。正是因为和这样的竞争对手竞技,我们提高了我们的竞技水平。
修禅也是如出一辙,如果一点都不尽力,只能任其自流,也就平淡无奇,体验不到引人向上的感觉,也没有成就感。如果过度尽力,设置高不可攀的目标,导致失败,会让人感到挫伤,感到沮丧。修禅的最佳方法是轻柔地使劲。永远要警惕变得自满,要练习超越你的舒适区域一小步,不要过分严格或用力。这就是佛陀的中道。
------------------------------------------------------------------
【阿姜·袈亚裟柔《心灵食物》2016年6月28日】
无法控制的变化是骇人的,对它的通常反应是寻求不变的东西。神圣书本中的教条似乎也支持这样做。面对令人困惑的迅速变化时原始基本的宗教就盛行。偏见和先入为主像病毒一样影响着人们。
在佛教中我们观这种不安定的感觉,而不试图用信仰教条去压制它,当我们以静心的头脑审视我们的生命时会看到没有一个实体的“我”在面对险恶的不安定的世界。
我们的身体和头脑在一刻一刻随着因缘和环境变化,(这些因缘和环境)有的我们也许能施加影响,有的我们不能。我们对内在和外在的了解越多,我们的紧张焦虑就越得到释放缓解。我们不是在信仰中获得安全,而是在对一切的存在的“观”中(获得安全)。
来源:阿含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