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偏寻古刹游,
不虞迷路问青牛。
丹霞桥洞伽蓝隐,
立壁山门紫气浮。
葺寺天祥遗旧址,
耸碑功德动瀛洲。
斜阳禅院罄钟晚,
般若何需违世求?
(平水韵)
2010/07/28于洪都
注:
石桥寺:石桥寺所处原是一座红石山,为丹霞地貌,由于年代久远,地壳变动,终被冲刷出一个大洞,故称"石桥"或"仙人桥"。桥身由一座空心的天然圆顶石山构成,桥拱高约15米,宽20米,拱洞直径达50米,似卧龙腾空而起。石桥寺主要大殿就建于此桥拱内。
据《乐安县志》载,始建于唐天宝三年,位于潭港西南白竹村,至乐安县城三十六里。南宋初年,乐安境内兵戈蜂起,寺院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久,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从庐陵来到乐安。他看到寺院行将塌毁,心里十分痛惜,便独自出资重新修缮,把寺庙移到石桥外的开阔平地上,重建了天王殿、大雄殿和膳宿用房及围墙。院墙的窑砖皆印有"文天祥"三个字。寺院改建之后,文天祥曾在寺内潜心读书二年,并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至今,在旧县志上依然可看到他的《乐安进士题名记》等文章。
天祥:文天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北宋吉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