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ro公司正是用尼禄的名字做了自己的招牌,并用“尼禄火烧罗马”的典故取出了这个子程序的名字,唯一的不同就是去掉了字母“e”。想必很多人不止一次看到软件界面上那个竞技场,却没有深究其含义吧?用Nero烧制光盘就像叫一份外卖披萨一样随意而简单]
“公元64年7月18日晚,在罗马城商业区燃起了一场大火。夏季风让火势在干燥的木制结构帝国之城迅速蔓延。很快,大火吞没了挡在自己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并且持续了六天七夜。到这场大火平息时,罗马城的百分之七十已经成了废墟。流言迅速瞄准了当时在位的皇帝尼禄(Nero),他被指控烧毁了城市,并且在世界围着自己燃烧的时候在宫殿顶上弹奏他的竖琴。这流言从未被证实过,尼禄当时从避暑行宫赶回罗马,在全无禁卫军保护的情况下立刻开始指挥灭火。但流言还在继续肆虐。尼禄只好为自己寻找替罪羊。他发现在当时还是非常隐秘的一个宗教教派基督教,在罗马城内有一小群信徒。为了平息民愤,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基督徒送上火灾之后仅存的竞技场喂了狮子。但由于尼禄的残暴和荒淫,他火烧罗马的典故还是被顺理成章地保留了下来。在原来断壁残垣的废墟上,一个大理石建筑的新罗马拔地而起,而废墟的碎片则将附近一些沼泽——干扰罗马数代人的疟疾的源头,填平了。
当罗马人用火刑虐杀基督徒时,基督教主教坡旅甲(Polycarp)被解赴竞技场。罗马巡抚说,只要他愿意众人面前否认基督,就可得到释放。坡旅甲说:“八十六年来我一直事奉我的主,他从未亏待我,我怎可羞辱那位拯救我的主?”罗马巡抚打算烧死坡旅甲。坡旅甲平静地说:“你想以火吓我,那火充其量不过燃烧一小时罢了,你却忘记了那永不熄灭的地狱的火。”随后,他死于一拥而上的暴民燃起的大火之中。
冲积扇欣赏的波兰小说家显克微支(Henryk Shienkiewicz)在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Quo vadis)中再现了这幕历史剧。1905 年,显克维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东欧国家中首个获此殊荣的作家。
“尼禄火烧罗马城”的那一刻,正是罗马帝国的盛衰之交。那一刻起,凯撒的罗马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