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滢已经28天满月了。
访视的大夫看了看,说孩子没问题,只是前些日子由于我们可能的喂养不当,造成她体重增长的稍慢,但是基本达标了。
自从回访医生第一次来说我们的体重增长过慢之后,我们这些日子可是想尽办法让她多吃。每天都给她量体重,恐怕她不达标,据说体重的增长是新生儿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回想起来,我们刚开始的十几天里确实喂养的有问题。刚开始在医院的几天是没有奶水,医院限制奶粉喂养,那几天里孩子绝对是饿着太多了。回来之后,刚开始几天又比较混乱。喂奶粉的时候,刚开始没有仔细看好新生儿各个阶段奶粉的喂养量说明,所以喂的量根本没有达到说明的量,差不少。
自从医生提醒体重增长过慢之后,我们喂的多了,明显感觉孩子体重每天都在增加,孩子的身体发育每天都在变化。
孩子的小手和小脚丫越来越有力气了。刚开始她饿的时候,还只是躺在那里哭,现在可不得了,一着急饿了,就手猛挥,脚丫猛力蹬,等奶瓶已经送到嘴边了还用力用脚丫蹬爸爸妈妈的肚子,好像在发泄怨气说我们的送奶速度太慢了。小手,已经开始会抓住东西了,经常抓住爸妈的衣服。有几次,抱她的时候,她可能是出于害怕,会猛然抓住我们的衣服,甚至突然双手试图抱住我们。现在,我们抱她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恐怕她蹬来蹬去的,一不小心把自己给弹出去或者从我们的手里扭掉下去。
有几次,她躺在床上会突然莫名大哭,我们不知所措,仔细一看原来是她自己用手紧紧的揪住了自己的一缕头发,正在用力拉扯呢!自己把自己弄疼了,还不松手。于是,我决定给她理发,尽管以前我们曾想让她的头发一直长着。她的头发一生下来可就是满头的长乌发,眉毛非常清晰。这一直是我们的骄傲呢。
我们没有找婴儿理发师,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自己可以给她理发。理的不一定好看,但是剪短是没问题的。我家里有个松下的电动理发器,我老婆曾经亲自用它给我理发,为我们的婚礼准备。那次事实明确证明她的理发手艺那是非常“不一般”,婚礼上我总是试图用手捂住后脑勺。所以,我决定这次我来试试。
我们三个大人围着她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把她的长发剪短。至于发型效果不用考虑,我们本来也不在意这个。反正她现在是不会揪得住自己的头发了。
倒是刚理完发后,看着她觉得很不一样,好像丑了些。过了半天才看顺眼。
剪下来的头发,妈妈说要留下来,将来孩子头发会长得好。我没有,因为我不信。
我倒是知道有很多人做胎毛笔之类的东西。我不知为何听见“胎毛笔”这个词儿就感觉有点不舒服。用人身上的东西做笔?NO!NO!
我觉得现在人们的纪念方式有些不可思议,有些过于极端。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就B超照相留念,生下来后第一次理发的头发做成毛笔,脚印也要做成摆设。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纪念的目的是为了怀念。若干年后,孩子能懂得这一切的时候,看着墙上自己还没来到这个世界时自己的丑陋的面目照片,再看看桌子上用自己头发做成的毛笔,再看看自己的脚印做成的摆设,不知他们心理作何感想,会是感念亲恩吗?怀念是美好的,纪念是珍贵的,但是这一切更应该是自然的:自然而然,顺应自然。
乐滢现在发出的音节也是越来越多了。以前总是啊,啊的一个腔调的大叫,没有音节之分,只有强度大小不一。现在发现她不只是啊啊的哭了,有时会在哭腔中发出ei,ei或者ai,ai的声音。有时,不哭的时候,她偶尔也会发出像是要和你说话一样的声音。
眼睛早就会四处乱转,头会跟着眼前的东西转,眼睛虽然不大,但是明眸善睐啊。
她出生第二天就会在吃饱后睡梦中笑,而且有时候会连续的笑。现在更会在睁眼看眼前的东西的时候笑。而且笑的很开心的样子,甚至会笑出声儿来,嘴咧的很大。爱人的妈妈看她笑,就总是说又再学知识呢。而我想到的总是“生之喜”,她的喜悦,更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喜悦。
从昨天开始我们终于开始到户外走走了。自从医院回来后,老婆和孩子是完全足不出户,而我也是三两天不得以出门采购一趟。至于吃喝的原料,母婴用品都是电话或者网上订购,别人送货上门的。本来,我们自己是想孩子十几天就出门的,但是从医生到邻居,到父母都是要我们等到满月。
出门前,我们紧张地准备了半个小时。擦洗婴儿车,在车上铺垫子,给孩子喂奶让她睡着,给她穿衣,再大人准备一番,才小心翼翼出门去。外面,阳光灿烂,空气宜人啊,比在家里闷着舒服多了。见了几个邻居,聊几句孩子,走了不到20几米,又要躲阳光直射,又要避风直吹,我们煞是紧张,而乐滢倒是一直在车上迷糊着。前后不到10分钟就又赶紧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