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镜头里的哲学诗篇——读《白色情迷》
作者芫玳
标签电影读解 电影哲学 基耶斯洛夫斯基
阅读次数:102

镜头里的哲学诗篇

               ——读《白色情迷》

文/吴蔚琨

 

    【摘要】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白色情迷》通过对白色的运用,向观众传达了在现代社会中,“平等”是否存在的问题。白色的鸽粪、白色的内衣、白色的监狱大门……导演通过这些白色来表达他的质疑。印有法国国徽的两法郎硬币见证了主人公卡洛在平等面前的遭遇;破碎的希腊女神头像预示着平等的破碎……

    【关键词】基耶斯洛夫斯基;白色情迷;电影哲学;电影读解

 

    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是一个关注西方文化命运和西方人的生存状况的哲思型导演。他的《蓝白红三部曲》[1]分别象征着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成果——自由、平等、博爱,这是法国的民族精神,也是西方的核心价值观。基耶斯洛夫斯基正式通过《蓝》、《白》、《红》对这一核心价值观念发出诘难:在已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西方,个人的生存状态、内心的情感是自由的吗?每一个天生相差异的人在现实社会的各阶层,能真正平等吗?“博爱”这一基督教的信条,能在一个“上帝死了!”的时代里继续有效吗?

    在《白》这部电影中,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讲诉主人公卡洛和多明戈之间的婚变,运用精妙的电影语言,向观众提出了:在不同的国籍面前、不同的社会地位面前人们能真正平等吗?下面我就通过电影语言的分析来解读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哲学思考。

    一、“白色”的悖论

    《白》和“三色”中的其它两部保持了一样的风格,主色调依然是影片名字的颜色——白色。影片中不断出现白色,白色的法院传票、白色的鸽子、白色的店铺、白色的雪、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门窗……而正是这种代表了“平等”的白色,却表达了对平等的怀疑。

    影片的开头,男主角卡洛有如流浪狗一般,胆怯地来到法院,在法院的广场上,一群代表着和平、平等的鸽子飞起,滴下的乳白色的鸟粪恰好滴在他的肩膀上。这不仅仅是对平等的嘲讽,也预示着卡洛从此开始地位的低落。

    卡洛来法院是处理他妻子多明戈提起的离婚诉讼。然而由于他不懂法语,他说的话、其他人说的话都要通过翻译来转述,法官对此不耐烦了,忍无可忍的卡洛冲到话筒前高喊:“平等何在?难道就因为我不懂法语,法庭就拒绝我的辩词吗?”因为性功能障碍(我们或许可以推测是因为在法国没有地位、穷困潦倒使他性功能暂时消失,因为之前在波兰的时候他曾满足多明戈的需求。)他就不能享受爱情,平等何在?因为语言的障碍,他在法庭上就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我想导演要表达的是由于国籍上的差别,波兰一个比较落后国家的公民,在平等的法庭上并不能获得平等。

    我们可以看到有趣的一点是,在法官问卡洛在准备好的那天晚上有没有发生性关系的时候,导演给了多明戈一个面无表情的特写,一个卡洛无奈表情的特写,而接下来则是卡洛的回忆:教堂里,一道白色的光照进来,接下来是穿着白色婚纱的、笑容灿烂幸福的多明戈。在这时候,他想到的是结婚最幸福的时刻,这是不是要说明,他依然深爱着他的妻子多明戈呢?是不是要表达对这种不平等的反抗呢?第二次出现强烈的白光、婚纱的镜头,是在卡洛去监狱探视多明戈之前,对着窗户、梳子的回忆。这个会以镜头与第一次的回忆,不同的是这回卡洛甜蜜地亲吻着,这是卡洛在得到了金钱和地位后的回忆。是金钱和地位让他重新平等地拥有爱情吗?他重新赢回多明戈,和他的金钱、地位似乎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而导演也正是通过一个纯白色的镜头来表达。

    这个镜头出现在多明戈参加完“卡洛”的葬礼后回到旅馆,在房间里多明戈突然发现已经“死去”的前夫卡洛,在简单的寒暄之后,两人抱在了一起。通过多明戈的叫声我们可以知道,卡洛的性功能已经恢复了,而且让多明戈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通过卡洛“你在电话里也没叫得这么大声”可以得知)。这时候我们看到的画面不是他们做爱交欢的景象,而是由黑色到白色逐渐变亮的“空镜头”,随着多明戈叫声的不断增大,白色越亮,当多明戈发出尖锐的叫声时,画面上白色的亮度达到了最大值。在波兰的旅馆里,白色亮度的不断增强,不仅表达了多明戈获得了性满足,也暗示了卡洛回到波兰后随着金钱的积累、地位的提升,他在爱情上也获得了平等,虽然这种平等是他的性功能的恢复而获得,但通过这个镜头我们可以理解为,正是因为地位的提升使得他的性功能得到恢复,因为他在法国性功能障碍是由于地位低下造成的。正是通过这样的“平等”,基耶斯洛夫斯基成功地表达了对平等的怀疑。如果不是卡洛的“慧眼”投资房地产而得到第一桶金,如果不是米可艾的合作,他只能依旧是个剃头匠,他不能拥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也就不能赢得多明戈,在爱情面前,他还是不平等的。

    白色在影片中还在多处出现,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卡洛的内衣是白色的,导演这样的设计,说明了人生儿平等,但是长大后(穿上衣服后)这种平等就看不见了,消失了。又例如,在影片后段,关着多明戈的那个监狱的大门是黑白相间的,也说明了白色时刻都在被破坏、被打断的。

    二、平等的物件(道具),不平等的符号

    《白》在道具上的使用同样出色。除了前文提到的“鸽粪”对和平的嘲讽外,还有其他十分成功的地方。皮箱被用来装运卡洛回国,不仅说明了卡洛的矮小,更表现了他的落魄、潦倒。梳子说明了他是理发师的身份,还让他结识了米可艾这个改变他命运的人,同时也是他回忆的一个窗口。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的“两法郎硬币”和女神雕像则含有更丰富的意义,下面我就详细来分析这两个道具。

    (一)无法购买平等的两法郎

    两法郎硬币的来历带有黑色幽默的色彩。当卡洛发现妻子多明戈和其他男人做爱的时候,他用仅剩不多的钱(或许是5法郎,电话机上显示的是4.6法郎)给多明戈打电话,当多明戈知道是卡洛的电话时,炫耀地让他听自己和其他男人做爱的声音。无法忍受的卡洛挂掉电话后,剩下的2.2法郎却被电话机吃了,于是他咆哮着跟工作人员要回了2法郎,这是他身上所有的现金。

    在米可艾的帮助下,卡洛回到了波兰,但是祸不单行,他连同行李箱被小偷偷走了。当小偷发现行李箱里是一个男人,他身上仅剩下2法郎时,他们痛揍了卡洛一顿,并把两法郎硬币扔了。在后面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知道,卡洛把这枚硬币找回来了,并且紧紧地握在手里,以至于都贴在他的手心上。

    可以说,这枚硬币承载着他在法国的回忆,他应该十分珍惜这枚硬币才是,但是当他从苏俄人那里购得尸体来冒充他时,他却从容地把这枚硬币扔进了棺材里。这一扔,宣告了他彻底地告别了那个让他受尽欺辱的法国,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在法国卑微、穷困潦倒的理发师,他已经是波兰的一个富翁。这枚硬币见证了他从无权享受平等到获得平等的全过程。

    珍惜两法郎硬币,那是因为穷困潦倒,那是他无权享受平等的时候;从容地扔掉这枚硬币时,他已不再贫穷,他也有权去获得平等。平等是用金钱来铸造的?在金钱是万能的年代里,有了金钱就能购买到平等?这是导演通过这枚印有法国国徽的、小小的硬币传递给观众的思考。

    (二) 破碎的女神,破碎的平等

    卡洛被妻子多明戈赶出家门后,流浪在街头的他突然看到了商店橱窗里的希腊女神头像,他被迷惑住了,于是他购买或者偷了这尊头像(我更倾向于他是偷的,因为他身上已经没有什么钱了)。这尊头像在影片中有两层含义,首先,它作为希腊女神的象征,代表着平等、和平;其次,它是卡洛眼中的多明戈,是多明戈的替身,因为他还深爱着多明戈,只能通过这个像她的头像来缓解思念。

    当卡洛决定躲在箱子里让米可艾带他回国时,他扔掉了曾经让他拥有极高地位的理发师证和其他获奖证书,留下了比这些证书更重、体积更大的女神头像,可见他对这尊头像的依赖远远高于那些无用的证书。但是,如此对他来说如此重要的头像,却在他回国走出箱子的同时破碎了[2]。这一破碎不仅是卡洛至爱之物的破碎,代表着平等、和平的希腊女神头像破碎了,是否意味着“平等”的破碎呢?作为卡洛眼中的多明戈的头像破碎了,是否是对卡洛的又一次打击呢?不能和爱妻在一起,连像她的头像都破碎了,这种打击太沉痛了,但却又一次巧妙地传达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对平等的质疑。

    还没有发迹之前的卡洛,对着收音机学习法语,收音机里重复着“我吃饱了”,但他的眼神却一直盯着女神头像,对多明戈的思念之情瞬间暴涨,起身到窗口亲吻女神头像,就像他亲吻多明戈一样,然而他得到的确是冰冷的、硬邦邦的回应……这个镜头,基耶斯洛夫斯基似乎要再次传达他对平等的质疑,学习法语表现了波兰和法国地位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表现在卡洛和多明戈身上就是爱情的不平等,卡洛的爱情得到的是冰冷的回应。

    影片中另外一次明显出现女神头像,是在发迹后的卡洛梦中呼喊着多明戈的名字,这时候女神头像在画框的前景,而卡洛在后景,小景深的镜头使得卡洛被虚化,我们看到的只是他的轮廓,这样的镜头处理,体现了卡洛梦境的虚无,女神头像毫无表情的特写则反映了多明戈的无情。这次卡洛没有再亲吻女神头像,而是抓起电话打给多明戈,他只想听听多明戈的声音,但就是如此简单的要求还是遭到了多明戈的拒绝。

     每次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总能得到不同的感悟,《白色情迷》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绝笔之作——《蓝白红三部曲》的第二部,同第一部《蓝》和第三部《红》相比,《白》的故事更简单,电影语言也更容易让人理解,但即使是这样,《白》也总能激起我的思考,每看一次,都能得到新的思考和体会。

 

 参考文献:

[1]  颜纯钧.《电影的读解》,中国电影出版社,北京,2006。

[2]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

[3]  陈默.《电视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

[4]  百度百科 “基耶斯洛夫斯基”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774538.htm

[5] 黃健富.奇士勞斯基<白色情迷>中的平等敘述與怨恨[J].http://tw.group.knowledge.yahoo.com/un-art/article/view?aid=15

[6]  樊明德.三色電影[J].http://www1.nttu.edu.tw/life/presentation-26.html


[1] 又分别译作《蓝色情挑》、《白色情迷》、《红色情深》,下文简称《蓝》、《白》、《红》

[2] 由于装着卡洛和女神头像的行李箱被小偷偷走,他们打开行李箱发现没有值钱的东西,一怒之下把女神头像摔坏,并痛揍卡洛一顿。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