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听过的曲折离奇
你没有想到的千辛万苦
你没有触碰的侠骨柔情
破了这宗“虚拟财产被盗案”以后,何帆心里十分感慨: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有人偷钱有人偷车,有人偷国宝名画有人偷手机项链,而今,小偷就连虚拟网络世界里的“宝贝”也盯上了。偷走这些虚拟财产又是为哪般呢?这些“偷儿”的心理像万花筒一样百变,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都是贪念作祟。
“密码不正确!” 已经是第7天了!这7天来,重庆某慈善网站的管理人员张先生不知道试了几百次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登陆密码,就连各种曾经用过的密码明知不对也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全都试了几遍。可不管怎么试,电脑还是冷冰冰地提醒他“密码不正确”。眼看上千名通过QQ结交的热心慈善朋友就此断了联系,网站几乎停止运作,张先生心急如焚。他尝试联系QQ的网站管理工作人员,可得到的却只是彬彬有礼的抱歉。 心急如焚的不仅仅是张先生一个人,深圳腾讯公司的工作人员更是着急得不知所措:从2005年3月开始,接二连三的有用户报失,直到7月份,将近两百名QQ用户的号码被盗!而被盗的号码几乎全都是在QQ网上王国上堪称“国宝”级的5位数QQ号码!到底是哪路网络盗贼能冲破QQ层层的网络安全屏障,盗取网上“国宝”如囊中取物般轻易? 虚拟财产 无奈之下,腾讯公司只好求助于警方。7月26日下午,腾讯公司工作人员陆先生带着厚厚的一叠材料,向南山公安分局高新派出所报案。 “哦?QQ号码被盗?这应该属于虚拟财产吧!”问话的是时任副所长何帆(现任该所教导员),他是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平时没少接触网络,也曾听说过QQ号码被盗的事情,如今有人为了被盗的QQ号码来报警,还是觉得很新鲜,于是立即翻了翻手头的法律资料,也没有找到保护此类“虚拟财产”的条款。接报案后,如何确定这个案子的性质,还真成了个新鲜的难题。 “这近两百个‘国宝’号码被盗,对我们公司影响极为恶劣。”陆先生愁眉莫展:“更可恶的是,现在网上已经有人在叫卖这些被盗的号码了,有的甚至卖到六七百元呢!” “先立案调查吧,然后我们在商讨别的细节问题。”性格倔强的何帆心里也跟这个“网络大盗”较上劲了。 快速落网 当天下午,包括市公安局网监处“网络警察”在内的多名警察前往“案发地”——腾讯公司。几个小时的高速运转,“狐狸”就已经露出了尾巴。“网络警察”们发现:有内鬼作祟!原来,一名腾讯员工曾某破译了其同事的管理账号和密码,3月到7月间,先后“搬”走了近200个QQ号码的密码和会员资料。 很快,曾某被“请”进了派出所。直到到了派出所,这个年纪不大的小伙子还面不改色地为自己辨称:“盗取QQ号码最多能算是不道德的行为,大不了公司开除我,可也不至于惊动到警方吧?!” “网上大肆地拍卖这些‘国宝’级的QQ号码,少则两三百元、多则六七百元,这已超出道德范畴了。”无论盗窃的是真实财产还是“虚拟财产”,问题的关键是,哪怕是一串串数字的“虚拟财产”,最终还是为“偷儿”谋取了实实在在的利润。何帆相信,只要抓住这一点核心,难题自然能迎刃而解。 被打中“七寸”要害,曾某有点心虚了,他心里清楚,倒卖这些QQ号码,自己赚了足足3万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只负责弄号码,卖这些号码的是‘QQ煞星’!”情急之下,曾某不得不一五一十地道出真相。原来,曾某偶然在网上结识了山东的网友杨某,杨某得知他在腾讯工作后,就怂恿他:“现在QQ号码买卖市场红红火火,你不等于守着一块富矿却不懂得开发嘛!”两人臭味相投,很快开始里应外合做起“无本生意”,一个在内以员工身份盗窃QQ号码,一个在外号称“QQ煞星”大声叫卖。两人前前后后卖了160多个号码,赚了7万元,杨某分了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