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文化立国与大学重建.5
作者miyang
标签历史 毛泽东
阅读次数:56

  
   你心目中合格的大学校长是怎样的,假如你做大学校长,你怎么办?
   我能够做大学校长的时候,中国大学就已经是世界一流了。大学校长怎么做,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在这里讨论,蔡元培早就给大学模式以基本的定位,我这里也可以说很多办大学的具体办法,譬如,我们今天这样的讲座就是大学最重要的东西,而不都是我们每天都不得不去的课堂里。大学是有自由心灵的人,追求内心的理想的人的乐园。
   好几年前,曾经写过《新大学人》的王东华先生对我说,他永不再谈大学问题,因为大学不是你我小人物谈的,谈了也白谈。的确,在中国,大学是一个权贵话题,它属于上流人士的专利,没有一定身份的人谈起来也没有自信,更不会有人理睬,而上流人物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也会让成群记者们跟风。为什么呢,是我们特别崇尚文化,敬畏大学吗?不是,是由于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贫乏而产生的权威迷信,这也造成了那些权威本身的矫情、虚假与做作。这种格局更加剧了大学的腐败,小人物不敢怀疑,青年人不敢批判,而大人物无耻作秀,穿着皇帝的新衣招摇撞骗。
   每年暑期,中国众多著名大学校长们都要和国外著名大学校长聚会,每年大学校长论坛都是沸沸洋洋的,他们与洋校长们优雅地坐在一起讨论了那么多回,早应当恍然大悟了吧,没有。他们不断地宣布某项改革,譬如说要考什么,要达到什么才能毕业。过几年之后,搞不下去了,又宣布取消。建立是他们的功劳,取消又是他们的功劳。
   譬如说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在北京市招生比例远远超出其他省份的十倍以上,北大录取的北京学生就占了13%,甚至有人说是17%,这首先是一个严重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可是,你看那些名牌大学校长说了什么呢?我们都为他们感到脸红,回避实质问题,赤裸裸地为优势群体辩护,赤裸裸诋毁不发达地区学生的智力水准。什么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这话背后完全是权力思维。这是所有人的正常思维都能够看到的,在这一点上名牌大学校长显得比常人还蠢。
   还有更重要的问题,一个真正的大学校长是应当比常人聪明的,他们应当知道,年轻人在自己出生长大的城市上大学,是不利于他的心理健康的,不利于他的心智开发的。因此,重点大学一般是不应招收本地学生的,北大清华人大一般就不应招收北京学生,复旦也不应当招收上海学生(特殊情况,如残疾学生,外地长大的学生例外)。这一点,新闻记者可能想不到,学生家长也不容易接受,上海家长认为孩子离开上海就是下苦海,北京家长不可想象孩子到外地上学前途怎么安排,他们想不到这恰恰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但大学校长们不应当不懂,不应当不讨论,不应当置若罔闻。
   再譬如说,每所大学都在应付各种各样的评估,怎么应付呢?完全是形式主义,文牍主义,花半年时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把日常事务都放下,去建立各种应付检查的档案,填写无数的表格,制作各种手册,我们学校还要求准备几年来各门课程的两套试题库,标准答案,学生考试试卷,没有的要组织学生另行制作。至于有几门课程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几堂课的老师能够让学生不睡觉,有哪些真正在思想,真正在做学问的教师需要支持,像我们这样自发而来,从心底里报以掌声的讲座需要支持,这是没有人理会的。学校奖励的优秀教师,很少是学生真正满意的。
   堂堂一所大学,为什么要干这种连最简单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奇蠢无比的事呢,校长要做的;校长为什么这么蠢呢,上面的教育官僚逼的;教育官僚真的这么蠢,不知道这种评估全是相互蒙人吗?不,他们很聪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要做这个,向世人显示他们支配教育资源的权力,我就能让你做蠢事。我们今天的大学校长基本上是一个官僚,代表一种非学术的权力。他们需要做些事来证明他们的权力存在,他们要以某种程序来分配各种利益,这种分配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完全是瞒天过海。因此,做一个合格的大学校长,最重要的是人格,不是智力问题。
   大学最重要的不是死啃书本,不是考试时给出正确答案,不是学习有用的专业,而是把众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发挥出来,把激情,浪漫投入自己有兴趣的专业研究,投入合乎自己理想的社会活动,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什么是自由,就是为自己的思想与信念所支配。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才有能力改变社会,创造新文明。
  
   大学应当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天地,是一个理想国。但我们所处的环境根本不可能的,现实怎么可能呢?人是社会的,你敢反对马克思主义吗?你只有私下里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只能在关起门来讲自由。不要太低估我们环境的压制。
   我们也不要放大环境对人心灵的约束。人从根本上是自由的,怎么不可能呢?人是社会的,但人首先是人自己。政治教条是很扼杀人,但老师还是可以把马克思主义讲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生也是可以带着独立的思考与学习。没有怀疑马克思是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嘛,今天也没有人反对你去研究马克思以外的思想嘛,你还要干嘛呢?
   你可能过分在意别人在迎合社会时获得的好处吧!你担心遇到麻烦的时候,会失去一些好处和机会。如果你愿意放弃一些好处,譬如放弃评教授的机会,放弃180平米的房子,安于住100平米就行了,你不是很自由吗?
  
   大多数人都是要生活的,有面子的啊,他们也应当有自己基本生活的利益啊。
   大多数人是不能主动改变现实的,我们说的大学知识分子是自由人,大学永远是少数人,是真正的精英。他们更看重的是心灵追求。今天主持讲座的几位同学,就放弃了很多正常的考级考证,却追求一些不现实的目标,常常伴随着失败,自己垫钱做事情收不回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人是需要牺牲的,要有付出眼前利益的勇气,要有一些傻瓜敢于放弃做教授,甚至放弃做校长,放弃200平米的房子。其实,今天大家追求的吃喝玩乐的边际效应已经越来越小了,之所以还舍不得放弃一些低级的享乐,因为我们不敢,因为你的同事都有了180平米房子时,你觉得你120平米的房子没法住了;你的同学都有车子,尽管有车子对你的累赘,你也要有。为什么,因为孤独,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是人云亦云的,是由面子决定的,以看得见的东西为标准的,没有自己内心世界的选择。今天中国人内心空虚,没有精神支柱,所以最怕孤独。文革中因为害怕孤独,大家都争相表演真诚,争相表现自己立场坚定,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应当怕孤独,孤独是知识分子的第一状态,孤独才有真正的内心世界,才拥有真实的自我,拥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我们太多人只是生活在人云亦云的外部世界,而知识分子应当首先面对自己内心世界。真正拥有了内心世界的人,能够以自觉地行动走向普遍的价值与理想,也就超越了孤独。
   任何人唱高调的时候要警惕!我刚才唱了很多高调,其实我自己也不是我说的那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一不留神就俗了,我也追求房子,我也追求更高收入。人都有两面,理想与现实,这两者一定是同时存在的,不是一个先一个后,先现实就没有理想,先理想也根本达不到现实。中国知识分子根本不是没有经济基础,绝大部分人其实生活得很优越。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