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太平闲人提出的,《红楼梦)是“脱胎”于《西游记》的说法,周老是怎么看的呢?他指出:“依拙见看来,‘闲人’的话,有一半是言谈微中,有一半是为人所愚。”
所谓“言谈微中”,是指贾宝玉和《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样,恰好也是由石而生的异样人物,也是凡心偶动,要到红尘中去“造劫历世”,所谓“自从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
怎么“为人所愚”呢?“只因太平闲人并未窥透百廿回程、高本是个真伪杂拼的伪‘全璧’,误以此即雪芹原旨了,于是铸成大错。”原来,这里的“人”,指的是程伟元和高鹗。周老认为程、高“全与雪芹违逆,他们将芹书的‘悲欢离合,炎凉世态’的大旨篡改成了二位‘大仙’将那块‘顽石’最终‘引登彼岸’了--完成了封建体系‘做人’的两大‘原则’之后(一是登科中举,耀祖光宗,二是兰桂齐芳,宗祀不绝),他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成佛做祖’去了!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败子回头金不换’的思想‘境界’,也就是程、高一流所膜拜的‘正果’”。
近读《破译红楼时间密码》,该书作者不仅认为《红楼梦》的120回皆出一人之手,还认为作者并非曹雪芹。如果是真的,周老的此说当修改了。如果是假的,徒增笑耳。
对于《红楼梦》的人物刻画,周老从中国画的角度出发,总结为“不谨毛而失貌” “不规形而亡神”两条。
周老的分析,我认为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我们在读《红楼梦》,确实有这种感受,里面的主要人物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但具体是什么模样儿,却说不出来。为什么?因为根本没有外貌描写。男主角不必说了,三大女主角中,除了黛玉、宝钗有几句“亮相”式的交代外,湘云是一字皆无!然而在我们的心中,湘云也如“活”的一般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