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妹怀古诗考试】 王以安撰
《红楼梦》五十一回所载薛小妹怀古诗,读者猜解谜底各种答案都有,但要全数猜出且符合作者原味,还须向小说正文中搜寻。
一、赤壁怀古:“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答案】:子孙桶,也就是陪嫁的红漆马桶。
【扣题】:“赤壁”者赤身溺毙之谓也。
【题解】:马桶内壁朱漆是为“赤壁”,马桶上面标记主人“名姓”方便识别。“喧阗”写产房内嘈杂并婴儿啼声,“一炬”是举火照看婴儿,“悲风冷”写产妇伤心失望。“无限”知是多少,花而不实谓之英,“英魂”即是不举之婴灵。
【文本】:第十二回写贾瑞头顶上一“净桶”尿粪从上面直泼下来。六十九回则载尤二姐腹痛不止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凤姐
下红,也与“赤壁”有关。
【人物】:可卿。秦氏出身养生堂,育婴堂之设立关系溺婴民俗。
二、交趾怀古:“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答案】:寿衣,也就是裹尸布。
【扣题】:“交趾”是交触足趾,裹尸之谓也。
【题解】:全诗歌颂马援,推功开疆定邦。马援豪语“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耶!”适足以解
答。
【文本】:卅二回 王 夫人要拿两套新衣服给金钏妆裹。
【人物】:金钏。“金钏”之名巧符“铜铸金镛”,“金”字之外“铜铸镛”三字皆金,恰是金三“钏”字。
三、钟山怀古:“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答案】:剃头担,就是人称“待诏”的剃头匠。
【扣题】:“钟山”者钟山,古字通用,“童山濯濯”之谓也。
【题解】:唐宋以来“待诏”俨然成为工匠的代名词,剃头匠人因和尚出家须凭“度牒”落发而名列“待诏”之林。“待诏”本是翰林官称,匠人受此别号牵连,难禁人口。只有徒拥“待诏”虚名,代代相传任人嘲笑而已。在《水浒传》武松打虎回即有“篦头待诏”替武松篦头绾髻裹巾帻。
【文本】:第七回:惜春笑说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三十三回贾政要把鬓毛剃去。
【人物】:智能儿,智能儿搭配秦钟得其神理。
四、淮阴怀古:“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答案】:神主牌。
【扣题】:“淮阴”者怀阴也。
【题解】:就事论事,韩信自是“壮士”,屠中少年有如“恶犬”。哀王孙是“轻鄙”,赐千金者“一饭之恩”。但是“盖棺时”与“死也知”指事丧祭,“三齐”不必单指地名,大祫于太庙则备五酒三齐,全系酒类。防恶犬须备打狗棒,而神主牌以形似棍棒当之无疑。宝钗强调“单是关夫子的坟,倒见了三四处”。坟墓虽有衣冠真假,神主可都实在凭依。
【文本】:五十三回载宝琴细细留神打谅这宗祠,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幙,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
【人物】:宝琴,作者特写宝琴进宗祠是为怀古诗着墨。
五、广陵怀古:“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因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答案】:风筝。
【扣题】:“广陵”者天高地广。首句扣“陵”字,次句扣“广”字。
【题解】:“蝉噪鸦栖”掠过树梢,飘向隋堤。风筝带着响鞭本是为了号召,出现多了就此起彼落闹纷纷。冷朝阳[宿柏岩寺]诗句“蝉
噪数枝风。”谢师厚改元微之诗二句云“寄语东风好抬举,夜来曽有老鸦栖。”“蝉噪”、“鸦栖”各凭风意。
【文本】:七十回载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后又见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
【人物】:黛玉。广陵地处扬州,为林海任所、黛玉就学之地,而放风筝则在潇湘馆内。
六、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今悬壁上题。”
【答案】:灯台。
【扣题】:“桃叶渡”者“夜渡”也,夜间照明工具当之。所析出“桃”字,二十八回云儿饮了门杯说句“桃之夭夭”,乃《毛诗》下
句既云“灼灼其华”矣。
【题解】:花草描绘灯盘花样,浅池是灯盘。灯芯为桃枝,挑灯花则为去桃叶,总分离之也。三句描写照明场所,末句描写照明效果。
【文本】:二十五回贾环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一推。
【人物】:宝玉,李嬷嬷说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
七、青冢怀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答案】:梳子。
【扣题】:“青冢”者青丝发冢也。
【题解】:“黑水茫茫”隐喻黑水靺鞨,“咽不流”者不留发。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愁恨曲中论”写“曲中愁”。“汉家制度诚
堪叹”感叹薙发,“樗栎”虽不堪大用,却可作梳子材料,音谐“梳理”。樗栎可作梳子材料,吴陆玑《陆氏诗疏广要‧卷上之下》[集于苞栩]云“栩今柞栎也。徐州人谓栎为杼,或谓之为栩。其子为皁,或言皁斗,其殻为汁可以染皁。今京洛及河内多言杼斗,或云橡斗。谓栎为杼,五方通语也。尔雅云:栩杼。郭注:柞树。郑注:栩,柞木。今人以为梳。”清姚炳《诗识名解‧卷十五》云:“何元子以桑榖为恶木,故引庄子栎社之说以为栎亦无所可用似也。然今柞木人以为梳子,殻又可以染,亦非竟无用者。”
【文本】:五十一回袭人回家,凤姐嘱咐:可别使他们的铺盖和梳头的家伙。
【人物】:湘云,一把青丝拖于枕畔。二十一回载湘云为宝玉梳头结辫。
八、马嵬怀古:“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答案】:汗巾子。
【扣题】:“马嵬”者抹围也。
【题解】:首句意味是条多人使用过的汗巾子,次句言一旦宝玉出家袭人只好出嫁,三句描绘宝玉与棋官、袭人往事,末句陈述此系茜香国女王旧物。《尔雅‧释器》“妇人之袆谓之缡。”[注]曰:即今之香缨也。袆邪交落,带系于体,因名为袆。[疏]曰:袆,帨巾也。
【文本】:二十八回说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
【人物】:袭人,这条汗巾子贯穿全书与袭人命运相始终。
九、蒲东寺怀古:“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答案】:绣箍。
【扣题】:“蒲东寺”史迹无考,因此难于扣题如前八谜。绣箍圆圈,象征蒲东寺之围。
【题解】:箍框材质轻盈“最身轻”,两道箍子里外绷紧,内里一箍看不见是“私掖偷携”,两箍相扣写“强撮成”。携拿手上是“吊起”,人就针刺是“勾引同行”。
【文本】:二十六回载小丫头子拿着些花样子并两张纸,叫小红描出来。卅六回载宝钗代袭人刺鸳鸯戏莲针线。
【人物】:小红。《史记‧文帝纪注》“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有注曰“刘德云:红亦功也。男功非一,故以工刀为字;女工唯在于丝,故以纟工为字。”
十、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答案】:年画。
【扣题】:“梅花观”者观梅花也,年冬赏梅是为对景年画。
【题解】:冬梅夏柳,春香秋风,标出一年四季。问是在那一个月画满月呢?梅若是冬天,两边就是春天跟秋天,同样柳边也是春秋两季,又都排除在外。莫忆春香,春天过去是夏天,却叫不用考虑。一别秋风就进入冬天,眼看就要过年了,这时候才来画满月,答案自然就是年画了。
【文本】:五十回载贾母催促惜春作年画,不管冷暖。
【人物】:惜春,贾母还叮嘱“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
道是“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实则“怀古”可作“怀故”即是恋旧。所谓“却怀往事”,想必是旧昔社会所有,于今社会则无,以故怀古诗作,而上述答案固不及此。…(待考)
(原載http://www.balas.idv.tw/try.htm)
红米(hqq)于 2005-12-29 23:16:18 编辑过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