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
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
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不发广大心,立坚
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
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然心愿差别,其向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
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
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
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名闻利养,有不贪欲乐果报,惟为生死、为菩提;如是
发心,名之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
十种。何等为十?
一者、念佛重恩故。
二者、念父母恩故。
三者、念师长恩故。
四者、念施主恩故。
五者、念众生恩故。
六者、念生死苦故。
七者、尊重己灵故。
八者、忏悔业障故。
九者、求生净土故。
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