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临床病症诊治思维改进之我见------作者 南京陈斌
作者阿辽
标签欢迎板砖
阅读次数:39

**************

授权书
xiaomaoqians:大人,可以转载您的大作么?谢谢!
http://www1.hotqq.com/cgi-bin/mybbs/y/yingsu/mybbs_index.aspx?id=0x49412700
南京陈斌:完全可以,就我的目的,这是我十数年的学习,实践所摸索出来的,已在实践中反复验证是正确有较的,我坚信这是西医继朝基因发展后的另一发展方向,二者并不矛盾,如此可将西医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同时我亦有一种迫切的感觉,这是我们中国人结合了中医辩证论治精髓的成果,不应当再给西方人抢了先.

*****************

临床病症诊治思维改进之我见

中医在对病症进行诊治时,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外感温热病,一类为内伤杂病。二者性质、症状各有特点,其诊治模式亦不相同。对外感温热病,予以三焦、六经、卫气营血辩证论治,对于内伤杂病,予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辩证论治。对此,西医似可借鉴。

西医上,我们亦可以将病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传染病或流行病,如疟疾、伤寒、水痘、结核、或铅中毒、汞中毒等;一类为非传染病或流行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姑且命名为内伤杂病。对于传染病和流行病,它们的特点在于病因单一、明确,引发的病理改变则可能牵涉到多系统、多脏器,复杂多变。此类病症诊断的重点在于病因,治疗的重点也在于病因,只要抓住病因诊治,则整个病症的诊治即迎刃而解。

而内伤杂病则不然,内伤杂病之病因往往是多样的,有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或社会的、心理的,有时亦是不明确的。且病因的找出,有时对病症的实际治疗也难以发挥大的指导作用。这时,我们对病症进行诊治时,重点应放在机体内部的病理改变上,而一个症状可以见于若干个病理改变,一个病理改变可以出现若干个症状,此时,我们应以内在病理改变为诊治单位,病变的部位是一个脏器,还是多个脏器,在一个脏器上是一种性质的病变,还是多种性质的病变,彼此的关系是相兼,还是相互转化,孰为本,孰为标。治疗的重点也不在病因上,而在于直接纠正改善这种病理改变,有是病用是治,用药物(西药、中药)、、针灸、饮食、运动、心理等手段。在治疗上,或同治,或分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

对于前者,我们谓之病因诊治模式,对于后者,我们谓之病理诊治模式。病因诊治模式是在和传染病及流行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类诊治传染病及流行病曾经发挥,并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应当看到,在诊治内伤杂病时,这一模式则有极大的缺陷,内伤杂病的诊治重点应在于内在的病理改变,以内在病理改变为诊治过程的枢纽

-------------- 病因----------------
----------------↓---------------------
外在症状 -→ 内在病理 -→治疗
----------------↓--------------------
----------------转归----------------

以外在症状为导向,去确定内在病理改变(包括病变部位、性质),再据此解释症状,分析不同病理改变之间相互关系,寻求病因、预测转归、确定治疗。如此一来,我们在诊治内伤杂病时,将可以迅速抓住本质、要害,诊治过程将变得更为流畅、有效和便捷,将极大的提高西医诊治内伤杂病的效率及水平。以上是个人在从医的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写出来抛砖引玉,若果能对医学的发展有所裨益,则幸矣。



阿辽(xiaomaoqiansui)于 2004-12-15 20:23:53 编辑过本帖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