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
[开卷有益] 〈周易〉简介
作者:stellywill
标签:欢迎板砖 阅读次数:229 一、序言 今所谓〈周易〉,是由经、传二部分构成。经,即通常所说〈易经〉,包括卦画、卦名、乂乂题、乂乂辞等几方面。而传由七种,其中〈彖〉分上下篇,〈象〉分上下篇,〈系辞〉分上下篇,加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为十篇,汉人称之为“十翼”。大意是经之有传,如鸟之有翼。早期的〈周易〉,是经传各自成篇,不相统属的。到了汉代,开始出现了经传的合编本。最早的合编本,一般认为是东汉·郑玄编订。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周易〉,既是〈易经〉〈易传〉的合称,也可单指〈易经〉。 那么,〈周易〉之名有什么含义呢?郑玄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唐·孔颖达则认为“周”指歧阳,为周的地名,是周代的代称。对“易”字的解释更是众说纷纭,有“变易”、“日月为易”、“日出为易”、“易者占卜之名”、“简易”等多种猜测。现通常就认为“周”指“周代”,“易”乃“变易”之意。 〈周易〉的成书年代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难题。现在一般认为〈易经〉约为周商时期成书,而〈易传〉大约成于战国时期。其作者很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部论文汇编性质的书。 至于〈周易〉的性质,〈汉书·艺文志〉将它既列在〈六艺略〉,又列在〈术数略〉,这表明当时人们除了认为它是部讲思想道理的经书之外,还认为它是一部术数方面的书,或者说,是卜辞之类的书。后一种观点在宋代被朱熹强化了,到了现代,郭沫若等人也持此观点。不过,近现代很多学者也认为〈周易〉是古代哲学著作。也有人认为〈周易〉是一部特别的史书。有学者运用现代科技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认为〈周易〉是一部文字系统和符号系统并存,又互相渗透结合的一个古老信息传换系统,象一部抽象的古代“计算机”,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未来学”。 〈周易〉除了富有哲理之外,还涉及了丰富的文理、乐理、画理等多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作为一部古书,给〈周易〉扣太多帽子其实没多大意义,管它原来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后人能从中发掘出什么,让古老的文明在今世有好的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