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心中的“贼”——为宝钗不平(一)
作者护花使者
标签宝钗 红楼梦 薛宝钗
阅读次数:130
心中的“贼”——为宝钗不平(一) 2票 400点击 增加行距 字距 打包

          心中的“贼”——为宝钗不平(一)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
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它日复见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
似窃斧者。             ——《列子》
  
  当你存心认为“金玉姻缘”是薛家母女精心设计的结果是,你就坠入
上面的逻辑圈套。宝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像是为了这个最高目标
而努力。怎么看怎么像“藏奸”。
  
  让我们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看宝钗的为人,她的性格,还有她的命
运。(高续后四十回人物面目全非,故不予讨论)

  一、“以待选之名,行抢婿之实”?
1。上京是薛蟠的主意。
“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
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实则为游览上国
风光之意。因此早已打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
正择日一定起身, ……他便带了母妹竟自起身长行去了。”
  呆兄纵知道有个宝玉,哪里会想到那么多呢? 
  
2。孤儿寡母傍依亲戚实属无奈。
  薛蟠早已不服薛姨妈的管束,故薛姨妈起先想靠兄弟王子腾。谁知一上
京王子腾就离京上任去了。薛姨妈早知薛蟠性格,所以特地说“守着舅舅、
姨爹住着,未免拘紧了你,不如你各自住着,好任意施为。”
  借男性亲属管束儿子,堪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以上说明,薛家住在贾府,决非什么“行抢婿之实”。至于待选的情节,很
可能是书中的一个引子,如
 “当下安插既定,谁知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家眷去上
任。【蒙侧批:史鼐未必左迁,但欲湘云赴社,故作此一折耳,莫被他混过
。】”(四十九回)
  何不批道:
   宝钗未必待选,但欲借故使进京耳,莫被作者混过。
  二、“比通灵”是薛家导演的?
  不同于林黛玉,可没有人主动的把宝玉拿给薛宝钗看(甲戌本第三回有袭
人欲拿宝玉给林黛玉看的情节。)。
  落草时口里带下来的东西,摆在现在也是一件奇事了。清虚观的道士们都
饶有兴趣的参观过。薛宝钗那天也就萌发了一点好奇心。
  由于是篆文,而且式样很小,所以宝钗看时大概也是费了点眼光,念了两
遍,(大概是觉得跟自己的象,有点眼熟)。碰巧莺儿在一旁,(宝钗曾“即
命”她去斟茶来,现在还不去,焉有不奇怪之理?况且后文突兀冒出个莺儿,
也嫌生硬。)口没遮拦的说了一句,引起宝玉极大的好奇心。所以来了个“比
通灵”。实出宝钗意料之外。如果是薛宝钗着意演出的一出戏,那她简直成了
一个轻薄无比的女子。脂批怎么也不会批道(宝钗)“一句骂死天下浓妆艳饰
富贵中之脂妖粉怪”。
  

  我实在不懂,这些小说行文中所必有的笔墨,何以成为作者对某个人物的
贬斥?有些人惯用文革手段,无限上纲,锻炼成罪,文字狱水平让人叹为观止。
造就了一批批红楼冤案。让作者着意记叙的几个“异样女子”成为野心勃勃的
阴谋家。而她们,只是几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哪里来那么多的心计!不然,宝
玉会说:“天下最毒妇人心”而不会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人早已认定了宝钗“藏奸”,就像认定了邻居的小孩
偷斧头,怎么看怎么像。

  (未完待续)
TTTTTTTTT


第146451张 湘水楚云 2001/05/17 21:09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