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薇薇
我并不否认宝钗的金锁是自己伪造的可能性。
但我认为,此金锁的来源更可能是莺儿所说的:“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这一句话当然是假的,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癞头和尚太虚幻境云云都是假的,因为很显然,这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我的感觉是,莺儿这里并没有说假话,说假话的是作者曹雪芹。我的意思是,宝钗的金锁也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这件事本身就是“金陵十二钗”悲剧故事的一部分。薇薇说“我们相信贾宝玉衔玉而生,那是因为他和林黛玉同是来自天外幻境,寓意似的人物。”是啊,宝黛的爱情是前世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段难解的缘,可是,宝钗和宝玉的婚姻也何尝不是警幻仙子早就“内定”好的一段姻缘啊!所以说,按照作者的原意,很可能也是警幻仙子、癞头和尚、跛足道人一干人的安排。黛玉幼年时不是也有遇到过这类人物类似的经历吗?“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
薇薇说:“以宝钗端庄自持的处事风格,会在与贾宝玉相识短短时间之内就好意思解下贴身配戴之物来让一个陌生男子欣赏了?”我觉得这句话也有需要斟酌的地方。首先,宝钗进贾府在第四回,而“比通灵金莺微露意”则发生在第七回,这期间有许多故事发生,说“短短时间”似乎勉强了一点。再者,宝玉和宝钗是表姐弟,况且此时尚在幼年,“陌生男子”一语不知从何说起啊?第三,金锁是宝钗自己主动“亮”出来的吗?且看作者是如何交代的:
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著;不然,沉甸甸的有什到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可见宝钗之所以“亮”出金锁,也是“被缠不过”。
当然,薇薇举出这些例子的目的,可能只是想证明宝钗对宝玉也是暗怀情愫。这是千真万确的,我完全同意。贾宝玉是宝钗生活圈子里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男性,而且又是如此出色,作为十六七岁的青春少女,宝钗不可能对他没有爱恋接近之意。薛蟠的大吵大闹,确实说出了宝钗的难言之隐。但是,这除了说明宝钗也在暗恋宝玉以外,似乎还不能成为宝钗(或薛姨妈)伪造金锁的证据。
即便宝钗承认自己喜欢贾宝玉,这有什么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