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曹雪芹及其他——关于红楼梦的通信
阿牛:
好久没有发信给你了,不知你在香港怎么样,心境如何?
春节我在家住了二十天,甚为无聊。并不是因为没有人玩,而是没有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堂兄弟们年龄相近的就有五六个,可惜他们文化水平都太低了,我和他们共同的爱好只有放鞭炮一个。所以春节期间我感到了深深的孤独和寂寞,而且同龄人几乎都结婚了,没处玩。
近来越来越感到交一个有共同兴趣的朋友是如何之难!所谓高处不胜寒,无人可以交流的痛苦真难受。别说共同爱好了,就是找一个能够静静地认真地倾听你的朋友也是很难的。人生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太孤独了。我们这些人,都是与大多数同龄人不同的人,属于另类,我们孤独地奋斗在自己的领域里,没有人愿意了解我们,没有人愿意倾听我们。悲哀,我们悲哀地游走于这个地球上,居无定所、四处流浪。我们没有家。就象现在我正在准备的GRE考试,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目标是出国,但出国之后呢?我们把这么珍贵的年轻的时间花在仅仅是机械的考试上,为什么!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到何其芳的一句诗,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是啊,当年我们也曾豪情万丈,也曾雄心勃勃,现在却只能逃走!也只能用清华BBS上那位仁兄的话来解释: I just have no feeling of home,nowhere is my home!so I go abroad.
放假期间,我又读了一遍红楼梦,感触良多。有一首歌中唱道: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红楼梦》就是符合这句话的一本书。读第三遍的时候,我识破了花袭人,开始喜欢晴雯;第五遍,我不再欣赏薛宝钗;第七遍,我理解了林黛玉;到第八遍的时候,我开始深深地感受到宝玉的痛苦。红楼梦就是这样,它象生活本身一样多姿多彩,带给我们重温生命的美好感受;它是如此的深沉而又深刻,需要我们用整个身心去体会;它饱含着满腔的感情,一次次让我们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曹雪芹真是太伟大了,他用自己的全部生命给我们留下了这本令人惊叹不已的巨著,活着的时候却穷困潦倒,历尽了艰难坎坷。中国就是这样善于扼杀天才。曹雪芹没有活到五十岁,就带着一个民族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他曾经热爱的世界。鲁迅,客观地说,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比较冷静深刻的思想家了,但鲁迅活着的时候又何尝不是东躲西藏呢,并且也同样是早殇。现在,鲁迅不大有人提起了,曹雪芹的价值更是知者寥寥。一九九三年的时候,纪念毛泽东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来,一时洛阳纸贵。去年以来,康熙雍正乾隆以及历代帝王和他们的妃嫔们在电视上如火如荼,国人津津乐道。难道他们就是我们从五千年里选择出来的精英?早在华中理工大学的时候我就说过一句话,听着皆以为是玩笑,其实我是认真的。我说:象朱元璋、毛泽东这样的开国名君,中国历史上四百年出一个;而曹雪芹这样不世出的旷世奇才,四千年才出一个。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权势者,我们匍匐于他们的脚下真诚地崇敬甚至进而崇拜;对于真正的天才,我们却抛以冷漠的目光,任其自生自灭于风雨飘摇中。
郁达夫说:没有英雄产生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产生了英雄却不知尊崇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无怪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七十年后的六四,仍然是这四个字!无怪乎现在的学生都在往外国跑!无怪乎有日本留学生竟敢在网上公开宣称支那人是世界上最低劣的民族!
正是:
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此致
愉快,顺利。
2000年2月15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