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阁 史将 特技
背景 三国演义 PC版
首页 -> 精彩文章 -> 文章
曹寅和曹雪芹
作者绣鞍有泪
标签曹雪芹 英文书
阅读次数:698
   曹雪芹是曹寅的后代无疑. 晴雯病补雀金裘那一回, 当这位一向"恃宠而骄"的美丽丫头抱病完成工作时,已经是深夜了.书中说"忽听自鸣钟当当响了四下".脂批此处注曰:"寅此样写法,避讳也." 这是一个有力证据.
  但,曹雪芹是曹寅的什么人?孙子还是儿子?历来说法不同.最早将考证方法引入红学研究的胡适博士,根据其自身掌握的材料,轻率地"定义"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从此,祖孙说盛行,甚至某些教科书中也将此视为定论.
  但随着红学研究的发展,祖孙说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首先是后来发现的许多清人笔记中明确记载曹雪芹是曹寅之子.如清代大诗人袁枚就说"寅....,其子曹雪芹撰石头记一书,备记繁华风月之盛." 等等,还有许多,可查相关资料. 其次,如果曹雪芹是曹寅的孙子,那么,他经历曹家之盛的年龄,只有六七岁,至多是十一二岁.一个仅仅在幼年时经历过很短一段繁华富贵生活的人,恐怕很难写出象红楼梦这样极其符合历史社会事实的博大精深的作品来.再次,遍查曹家家谱,始终没有找到这位神秘的曹雪芹.在曹寅的孙辈中,只有一个曹天佑是曹寅的所谓"正派"孙子.然而,有关曹天佑的资料证明,他似乎与这位为中国文学带来不朽声誉的伟大作家相去甚远.
  于是,近年来有人提出,曹雪芹应当是曹寅的儿子.并且有的研究者还将曹寅家谱和红楼梦中的宁荣两府,尤其是贾赦\贾政两支比较,发现如果假设曹雪芹是曹寅的儿子,那么许多以前的疑问都会迎刃而解.我是个热爱红楼梦的"栏外人".没有作过精确的考证.所以对这一问题不敢发表见解.以下从作为一个红楼梦读者的角度,从红楼梦本身出发,谈一谈对这一问题的感受.
   1.红楼梦中的贾母,在贾家处于绝对权威.这在我国封建社会极其讲究礼节的环境中,是很正常的.但仔细一想,又有些不正常.所谓不正常,是因为贾母的地位太高了,虽然她已经年老昏聩,只知享乐.综观红楼一书,从未有任何一人敢于和这位老太太发生过任何正面冲突.荣府自然不用说,宁府的贾珍是一族之长,也对老太太唯命是从;王凤姐权倾一时,也必须依靠老太太的"疼"才能发挥力量.有人会说,是啊,本来老太太的辈分就最高了嘛.可是,试想一下,如果贾府不败,到刑夫人,王夫人年老之时,她们会不会有如此压倒一切的权威呢?恐怕没有.所以,我推测,贾母的权威,除了其年老辈分高德高望重以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并且,这"其他因素"才是更重要的,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
   2.喜欢红楼梦的人,可能对曹寅和康熙皇帝的关系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曹寅的母亲李(?)氏,是康熙的奶母.根据清史记载,康熙某次南巡时,驻跸于江宁织造府,并宣曹寅知母来见,亲口说出"此吾家老人也" 并手书"萱瑞堂"三字, "赏赉甚渥".从红楼梦中可以看出,贾府中主子的奶母在全家的地位颇高,如宝玉的奶母李氏,贾连的奶母赵嬷嬷等,都很受尊重.这恐怕不只是贾家的惯例,整个清代满族习俗可能就是这样.要不曹寅之母也不会那么受康熙的尊敬了.
   3.好,回到第1.中的问题.如果书中的贾母是以曹寅之母为原形的.那么,1.中的问题不是迎刃而解了吗? 实际上,红楼梦中还有好几次,都说过贾母这人经历非常人可及.如,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在,一个自幼年起就随从主子在政坛上出生入死,成年后又作为皇帝的心腹密探派往江南的箫湘馆,一段有关布料的议论之后,薛姨妈对贾母的奉承,等等.
  4.以上分析似乎对"曹雪芹是曹寅儿子"说有利,因为很明显,书中的宝玉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形的.贾母--曹寅之母;贾政--曹寅;贾宝玉--曹雪芹.合理.
  5.但把贾政比作曹寅是否合理呢?曹寅,幼年即入宫作了康熙的恃读,用现在的话就是同学了.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君康熙大帝做同学,这种机会真实太难得了.金大虾的路鼎记更把曹寅戏说为杀死袄拜的布库少年之一, 小说自然不可信.但曹寅是康熙的心腹应该是历史事实无疑.试想这位自幼年就随从主子在中国政坛上出生入死,成年后又被派王江南做皇帝心腹密探的曹寅,会不会象书中所写的贾政那样迂腐而无能呢?当然不会! 所以,说贾政是以曹寅为原形的,似乎说不通.
  以上是我的思考,当然不会得到什么定论.只是一些不成熟的见解.让大家见笑了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