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藏书阁 -> 三国志 -> 马良 检索 三国志
马良 检索 三国志
32 三国志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第25段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猇,许交反.驻营,自佷山佷,音恒.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余里中,广数十丈.後十余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司徒许靖卒.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

39 三国志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第6段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後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一]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於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闲於听,世服於道,齐高妙之音,正郑、韂之声,并利於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虽非锺期,敢不击节!」先主辟良为左将军掾.

39 三国志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第7段
  後遣使吴,良谓亮曰:「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幸为良介於孙将军.」亮曰:「君试自为文.」良即为草曰:「寡君遣掾马良通聘继好,以绍昆吾、豕韦之勋.其人吉士,荆楚之令,鲜於造次之华,而有克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之.

39 三国志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第18段
  评曰:董和蹈羔羊之素,刘巴履清尚之节,马良贞实,称为令士,陈震忠恪,老而益笃,董允匡主,义形於色,皆蜀臣之良矣.吕乂临郡则垂称,处朝则被损,亦黄、薛之流亚矣.

40 三国志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第12段
  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後丞相掾(李合)[李邵]、蒋琬至,立计曰:「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昔先(主)[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合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後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数丧师觽也.如向朗、文恭,凡俗之人耳.恭作治中无纲纪;朗昔奉马良兄弟,谓为圣人,今作长史,素能合道.中郎郭演长,从人者耳,不足与经大事,而作侍中.今弱世也,欲任此三人,为不然也.王连流俗,苟作掊克,使百姓疲弊,以致今日.」(合)


注:
  内容是该段的前40个字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