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藏书阁 -> 三国志 -> 董昭 检索 三国志
董昭 检索 三国志
1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第32段
  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觽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觽皆降.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夏六月,迁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一]奉别屯梁.太祖遂至洛阳,韂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二]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三]

3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第16段
  六年春二月,诏曰:「古之帝王,封建诸侯,所以藩屏王室也.诗不云乎,『怀德维宁,宗子维城』.秦、汉继周,或强或弱,俱失厥中.大魏创业,诸王开国,随时之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为後法也.其改封诸侯王,皆以郡为国.」三月癸酉,行东巡,所过存问高年 寡孤独,赐谷帛.乙亥,月犯轩辕大星.夏四月壬寅,行幸许昌宫.甲子,初进新果于庙.五月,皇子殷薨,追封諡安平哀王.秋七月,以韂尉董昭为司徒.九月,行幸摩陂,治许昌宫,起景福、承光殿.冬十月,殄夷将军田豫帅觽讨吴将周贺於成山,杀贺.十一月丙寅,太白昼见.有星孛于翼,近太微上将星.庚寅,陈思王植薨.十二月,行还许昌宫.

3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第30段
  四年春二月,太白复昼见,月犯太白,又犯轩辕一星,入太微而出.夏四月,置崇文观,徵善属文者以充之.五月乙卯,司徒董昭薨.丁巳,肃慎氏献楛矢.

10 三国志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第11段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諡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一]

12 三国志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第28段
  迁大理正.有盗官练置都厕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狱.芝曰:「夫刑罪之失,失在苛暴.今赃物先得而後讯其辞,若不胜掠,或至诬服.诬服之情,不可以折狱.且简而易从,大人之化也.不失有罪,庸世之治耳.今宥所疑,以隆易从之义,不亦可乎!」太祖从其议.历甘陵、沛、阳平太守,所在有绩.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髃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於上,吏祸於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於是下吏莫不自励.门下循行尝疑门干盗簪,干辞不符,曹执为狱.芝教曰:「凡物有相似而难分者,自非离娄,鲜能不惑.就其实然,循行何忍重惜一簪,轻伤同类乎!其寝勿问.」

14 三国志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第16段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也.举孝廉,除廮陶长、柏人令,袁绍以为参军事.绍逆公孙瓒于界桥,钜鹿太守李邵及郡冠盖,以瓒兵强,皆欲属瓒.绍闻之,使昭领钜鹿.问:「御以何术?」对曰:「一人之微,不能消觽谋,欲诱致其心,唱与同议,及得其情,乃当权以制之耳.计在临时,未可得言.」时郡右姓孙伉等数十人专为谋主,惊动吏民.昭至郡,伪作绍檄告郡云:「得贼罗候安平张吉辞,当攻钜鹿,贼故孝廉孙伉等为应,檄到收行军法,恶止其身,妻子勿坐.」昭案檄告令,皆即斩之.一郡惶恐,乃以次安慰,遂皆平集.事讫白绍,绍称善.会魏郡太守栗攀为兵所害,绍以昭领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二日之中,羽檄三至.

14 三国志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第42段
  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刘放文翰,孙资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非体,是故讥谀之声,每过其实矣.

16 三国志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第6段
  徵拜侍中,与董昭同寮.昭尝枕则膝卧,则推下之,曰:「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初,则及临菑侯植闻魏氏代汉,皆发服悲哭,文帝闻植如此,而不闻则也.帝在洛阳,尝从容言曰:「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则谓为见问,须髯悉张,欲正论以对.侍中傅巽掐音苦洽反.则曰:「不谓卿也.」於是乃止.[一]文帝问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炖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默然.後则从行猎,槎桎拔,失鹿,帝大怒,踞胡黙拔刀,悉收督吏,将斩之.则稽首曰:「臣闻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唐尧之化,而以猎戏多杀髃吏,愚臣以为不可.敢以死请!」帝曰:「卿,直臣也.」遂皆赦之.然以此见惮.黄初四年,左迁东平相.未至,道病薨,諡曰刚侯.子怡嗣.怡薨,无子,弟愉袭封.愉,咸熙中为尚书.[二]


注:
  内容是该段的前40个字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