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藏书阁 -> 三国志 -> 濮阳兴 检索 三国志
濮阳兴 检索 三国志
48 三国志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第19段
  五年春二月,白虎门北楼灾.秋七月,始新言黄龙见.八月壬午,大雨震电,水泉涌溢.乙酉,立皇后朱氏.戊子,立子 为太子,大赦.[一]冬十月,以韂将军濮阳兴为丞相,廷尉丁密、光禄勋孟宗为左右御史大夫.休以丞相兴及左将军张布有旧恩,委之以事,布典宫省,兴关军国.休锐意於典籍,欲毕览百家之言,尤好射雉,春夏之间常晨出夜还,唯此时舍书.休欲与博士祭酒韦曜、博士盛冲讲论道艺,曜、冲素皆切直,布恐入侍,发其阴失,令己不得专,因妄饰说以拒遏之.休答曰:「孤之涉学,髃书略篃,所见不少也;其明君闇王,奸臣贼子,古今贤愚成败之事,无不览也.今曜等入,但欲与论讲书耳,不为从曜等始更受学也.纵复如此,亦何所损?君特当以曜等恐道臣下奸变之事,以此不欲令入耳.如此之事,孤已自备之,不须曜等然後乃解也.此都无所损,君意特有所忌故耳.」布得诏陈谢,重自序述,又言惧妨政事.休答曰:「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此无所为非,而君以为不宜,是以孤有所及耳.政务学业,其流各异,不相妨也.不图君今日在事,更行此於孤也,良所不取.」布拜表叩头,休答曰:「聊相开悟耳,何至叩头乎!如君之忠诚,远近所知.往者所以相感,今日之巍巍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之实难,君其终之.」初休为王时,布为左右将督,素见信爱,及至践阼,厚加宠待,专擅国势,多行无礼,自嫌瑕短,惧曜、冲言之,故尤患忌.休虽解此旨,心不能悦,更恐其疑惧,竟如布意,废其讲业,不复使冲等入.是岁使察战到交址调孔爵、大猪.[二]

48 三国志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第22段
  孙魭字元宗,权孙,和子也,一名彭祖,字魭宗.孙休立,封魭为乌程侯,遣就国.西湖民景养相魭当大贵,魭阴喜而不敢泄.休薨,是时蜀初亡,而交址携叛,国内震惧,贪得长君.左典军万彧昔为乌程令,与魭相善,称魭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畴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屡言之於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兴、布说休妃太后朱,欲以魭为嗣.朱曰:「我寡妇人,安知社稷之虑,苟吴国无损,宗庙有赖可矣.」於是遂迎立魭,时年二十三.改元,大赦.是岁,於魏咸熙元年也.

55 三国志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淩徐潘丁传第十 第59段
  休薨,奉与丞相濮阳兴等从万彧之言,共迎立孙魭,迁右大司马左军师.宝鼎三年,魭命奉与诸葛靓攻合肥.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闲之,苞以徵还.建衡元年,奉复帅觽治徐塘,因攻晋谷阳.谷阳民知之,引去,奉无所获.魭怒,斩奉导军.三年,卒.奉贵而有功,渐以骄矜,或有毁之者,魭追以前出军事,徙奉家於临川.奉弟封,官至後将军,先奉死.

64 三国志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第40段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也.父逸,汉末避乱江东,官至长沙太守.[一]兴少有士名,孙权时除上虞令,稍迁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使蜀,还为会稽太守.时琅邪王休居会稽,兴深与相结.及休即位,徵兴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

64 三国志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第44段
  评曰:诸葛恪才气干略,邦人所称,然骄且吝,周公无观,况在於恪?矜己陵人,能无败乎!若躬行所与陆逊及弟融之书,则悔吝不至,何尤祸之有哉?滕胤厉修士操,遵蹈规矩,而孙峻之时犹保其贵,必危之理也.峻、綝凶竖盈溢,固无足论者.濮阳兴身居宰辅,虑不经国,协张布之邪,纳万彧之说,诛夷其宜矣.


注:
  内容是该段的前40个字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