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藏书阁 -> 三国志 -> 张济 检索 三国志
张济 检索 三国志
1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第35段
  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从子绣领其觽.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一]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於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後不复败矣.」遂还许.[二]

6 三国志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第9段
  初,卓女貋中郎将牛辅典兵别屯陕,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略陈留、颍川诸县.卓死,吕布使李肃至陕,欲以诏命诛辅.辅等逆与肃战,肃败走弘农,布诛肃.[一]其後辅营兵有夜叛出者,营中惊,辅以为皆叛,乃取金宝,独与素所厚(友)[攴]胡赤儿等五六人相随,踰城北渡河,赤儿等利其金宝,斩首送长安.

6 三国志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第13段
  傕将杨奉与傕军吏宋果等谋杀傕,事泄,遂将兵叛傕.傕觽叛,稍衰弱.张济自陕和解之,天子乃得出,至新丰、霸陵闲.[一]郭汜复欲胁天子还都郿.天子奔奉营,奉击汜破之.汜走南山,奉及将军董承以天子还洛阳.傕、汜悔遣天子,复相与和,追及天子於弘农之曹阳.奉急招河东故白波帅韩暹、胡才、李乐等合,与傕、汜大战.奉兵败,傕等纵兵杀公卿百官,略宫人入弘农.[二]天子走陕,北渡河,失辎重,步行,唯皇后贵人从,至大阳,止人家屋中.[三]奉、暹等遂以天子都安邑,御乘牛车.太尉杨彪、太仆韩融近臣从者十余人.以暹为征东、才为征西、乐征北将军,并与奉、承持政.遣融至弘农,与傕、汜等连和,还所略宫人公卿百官,及乘舆车马数乘.是时蝗虫起,岁旱无谷,从官食枣菜.[四]诸将不能相率,上下乱,粮食尽.奉、暹、承乃以天子还洛阳.出箕关,下轵道,张杨以食迎道路,拜大司马.语在杨传.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闲.州郡各拥兵自韂,莫有至者.饥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闲.

6 三国志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第30段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一]长八尺余,姿貌甚伟.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二]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三]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觽;觽闻之喜,遂服从.长沙太守张羡叛表,[四]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五]

10 三国志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第21段
  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貋中郎将牛辅屯陕,诩在辅军.卓败,辅又死,觽恐惧,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欲解散,闲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觽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觽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後也.」觽以为然.傕乃西攻长安.语在卓传.[一]後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又以为尚书仆射,诩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乃更拜诩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傕等亲而惮之.[二]会母丧去官,拜光禄大夫.傕、汜等 长安中,[三]傕复请诩为宣义将军.[四]傕等和,出天子,佑护大臣,诩有力焉.[五]天子既出,诩上还印绶.是时将军段煨屯华阴,[六]与诩同郡,遂去傕托煨.诩素知名,为煨军所望.煨内恐其见夺,而外奉诩礼甚备,诩愈不自安.


注:
  内容是该段的前40个字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