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三国演义 | 三国志 | 史将 | 背景 | 藏书阁
首页 -> 藏书阁 -> 三国志 -> 孙韶 检索 三国志
孙韶 检索 三国志
3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第24段
  五月,太白昼见.孙权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又遣将陆议、孙韶各将万余人入淮、沔.六月,征东将军满宠进军拒之.宠欲拔新城守,致贼寿春,帝不听,曰:「昔汉光武遣兵县据略阳,终以破隗嚣,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纵权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髃臣以为大将军方与诸葛亮相持未解,车驾可西幸长安.帝曰:「权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制之,吾无忧矣.」遂进军幸寿春,录诸将功,封赏各有差.八月己未,大曜兵,飨六军,遣使者持节犒劳合肥、寿春诸军.辛巳,行还许昌宫.

47 三国志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第34段
  三年春正月,诏曰:「兵久不辍,民困於役,岁或不登.其宽诸逋,勿复督课.」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觽围合肥新城.是时蜀相诸葛亮出武功,权谓魏明帝不能远出,而帝遣兵助司马宣王拒亮,自率水军东征.未至寿春,权退还,孙韶亦罢.秋八月,以诸葛恪为丹杨太守,讨山越.九月朔,陨霜伤谷.冬十一月,太常潘浚平武陵蛮夷,事毕,还武昌.诏复曲阿为云阳,丹徒为武进.庐陵贼李桓、罗厉等为乱.

51 三国志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第12段
  孙韶字公礼.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亦吴人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一]後为将军,屯京城.

56 三国志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第24段
  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於洞口.迁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侯.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

60 三国志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第32段
  其三曰:「鲂所代故太守广陵王靖,往者亦以郡民为变,以见谴责,靖勤自陈释,而终不解,因立密计,欲北归命,不幸事露,诛及婴孩.鲂既目见靖事,且观东主一所非薄,嫿不复厚,虽或蹔舍,终见翦除.今又令鲂领郡者,是欲责後效.必杀鲂之趣也.虽尚视息,忧惕焦灼,未知躯命,竟在何时.人居世闲,犹白驹过隙,而常抱危怖,其可言乎!惟当陈愚,重自披尽,惧以卑贱,未能采纳.愿明使君少垂详察,忖度其言.今此郡民,虽外名降首,而故在山草,看伺空隙,欲复为乱,为乱之日,鲂命讫矣.东主顷者潜部分诸将,图欲北进.吕范、孙韶等入淮,全琮、朱桓趋合肥,诸葛瑾、步骘、朱然到襄阳,陆议、潘璋等讨梅敷.东主中营自掩石阳,别遣从弟孙奂治安陆城,修立邸阁,辇赀运粮,以为军储,又命诸葛亮进指关西,江边诸将无复在者,才留三千所兵守武昌耳.若明使君以万兵从皖南首江渚,鲂便从此率厉吏民,以为内应.此方诸郡,前後举事,垂成而败者,由无外援使其然耳;若北军临境,传檄属城,思咏之民,谁不企踵?愿明使君上观天时,下察人事,中参蓍龟,则足昭往言之不虚也.」


注:
  内容是该段的前40个字


浙ICP备06020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