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藏书阁 -> 三国志 -> 高柔 检索 三国志 |
高柔 检索 三国志
4 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第13段
六年春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丙子,以骠骑将军赵俨为司空;夏六月,俨薨.八月丁卯,以太常高柔为司空.癸巳,以左光禄大夫刘放为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孙资为韂将军.冬十一月,祫祭太祖庙,始祀前所论佐命臣二十一人.十二月辛亥,诏故司徒王朗所作易传,令学者得以课试.乙亥,诏曰:「明日大会髃臣,其令太傅乘舆上殿.」 4 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第18段 九年春二月,韂将军中书令孙资,癸巳,骠骑将军中书监刘放,三月甲午,司徒韂臻,各逊位,以侯就第,位特进.四月,以司空高柔为司徒;光禄大夫徐邈为司空,固辞不受.秋九月,以车骑将军王淩为司空.冬十月,大风发屋折树. 4 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第28段 庚戌,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废易大臣,以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事觉,诸所连及者皆伏诛.辛亥,大赦.三月,废皇后张氏.夏四月,立皇后王氏,大赦.五月,封后父奉车都尉王夔为广明乡侯、光禄大夫,位特进,妻田氏为宣阳乡君.秋九月,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一]甲戌,太后令曰:「皇帝芳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沈漫女德,日延倡优,纵其丑谑;迎六宫家人留止内房,毁人伦之 ,乱男女之节;恭孝日亏,悖毝滋甚,不可以承天绪,奉宗庙.使兼太尉高柔奉策,用一元大武告于宗庙,遣芳归藩于齐,以避皇位.」[二]是日迁居别宫,年二十三.使者持节送韂,营齐王宫於河内[之]重门,制度皆如藩国之礼.[三] 4 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第43段 八月庚午,命大将军司马文王加号大都督,奏事不名,假黄钺.癸酉,以太尉司马孚为太傅.九月,以司徒高柔为太尉.冬十月,以司空郑冲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卢毓为司空. 4 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第74段 秋九月,太尉高柔薨.冬十月甲寅,复命大将军进位爵赐一如前诏.癸卯,立皇后卞氏,十一月,大赦. 11 三国志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第17段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後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後复为谭别驾.绍死,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後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悦,然知其志节.後又问修:「计安出?」修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 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固将交 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明使君塞耳勿听也.若斩佞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横行天下.」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於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後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一]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乐安不从命.太祖命修取统首,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太祖悦而赦之.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及破南皮,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乃礼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为治,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二]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太祖议行肉刑,修以为时未可行,太祖采其议.徙为奉尚.其後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召车马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相国锺繇谓修:「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修曰:「食其禄,焉避其离?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顷之,病卒官.子忠,官至东莱太守、散骑常侍.初,修识高柔于弱冠,异王基于幼童,终皆远至,世称其知人.[三] 12 三国志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第25段 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駮:「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太尉锺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髃、侍中辛毗、尚书韂臻、守廷尉高柔等并表「勋父信有功於太祖」,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後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24 三国志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第12段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父靖,为蜀郡都尉.[一]柔留乡里,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先得志於陈留,吾恐变乘闲作也,欲与诸君避之.」觽人皆以张邈与太祖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柔从兄干,袁绍甥也,[二]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会靖卒於西州,时道路艰 ,兵寇纵横,而柔冒艰险诣蜀迎丧,辛苦荼毒,无所不尝,三年乃还. 24 三国志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第35段 评曰:韩暨处以静居行化,出以任职流称;崔林简朴知能;高柔明於法理;孙礼刚断伉厉;王观清劲贞白:咸克致公辅.及暨年过八十,起家就列;柔保官二十年,元老终位:比之徐邈、常林,於兹为疚矣. 注: 内容是该段的前40个字 |